第142章 坚韧(1/2)
第142章 坚韧
“姓名,家口,籍贯……担保人。”
为了防止蛮族的间谍,所有的难民都会登记入册,拖家带口,有宗族村庄的,可以互相担保的。
每个村的会安排到一起,虽然宗族抱团不好管理,但是在这个时代,却也是离不开宗族的。
两相比较下来,宗族反而比散成一滩的人更容易治理。
唐清安穿越前,看过不少介绍明代宗族的书籍,因此知道,在封建社会,宗族是有利于统治稳定的。
第一场大雪下下来之前,这些百姓以宗族,原来村落为组织,编成里甲送到十井,由当地分巡道接收。
十井的人口足够了,再继续送到下一个长山,长山人够了,再送到北井。
对于分巡道道官而言,这么安排有利有弊。
弊处就是需要用本就不多的积余,来安顿这些难民,利处则是熬过今年,更多的人口,能开垦更多的田亩,也更容易出成绩。
至于报虚假信息的,则不论缘由,全部送入矿山挖矿。
“这些人要自救,我们也要帮助他们自救!”
“不下六万。”
三天没下雪,太阳虽然没有出来,比之前的气候要好了许多,镇江组织的运输队伍,刚要出发,天空的鹅毛大雪就落下了。
镇江原来的物资是够的,可一下子涌入了六万余人,物资就远远不够了。
他真的想不出,这种天气里,这行人是怎么走到这里的。他接到命令时,一直以为这行人早就打转了。
“是啊,将军曾经说过,以后还会更冷。”
命令没有改变,照常下发。
当骡马,犬不够使用了,人们代替骡马,犬开始拉,开始推,把车辆缓慢的向前移动。
最后,章毅是躺在雪犁车上,盖了几层的被,昏迷的回到了镇江。
活下来的人都心情彭拜。
众人笑了一番,顾应时才走向里间,里面是将军处理公务的地方。
“你们三个都是好样的,前番救活了六万百姓,你们是有大功的,朝鲜的国主都夸奖你们,说你们是不惧生死的勇士。
不过又比章毅一行人要好过,至少他们可以随时回到室内取暖。
“你在外面说什么呢?”
章毅,王本,陈玉。
北风萧萧。
以打猎为生可不容易。
那辽民嘴角动了动,最终不发一言,默默的和其他人把这名军士抬上了马车,盖了厚厚一层衣。
这里原是此地一大户人家的院子,主人早已不知所踪,院子就被征用了。
镇江终于渡过了这个艰难的冬日。
“噗通。”
听到这么多人,唐清安笑不出来了,顾应时也笑不出来。
如此几轮。
“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负将军期望。”
湖面,田亩,道路,坑洼都被埋到了雪下。
各地无法应对这些人,都送往了镇江,镇江也无力应对。
哨官一哨九十人,而把总一营五哨,有四百五十人。
听到将军的话,顾应时知道将军定下了主意。
“从金州调来物资是指望不上了,而且这种天气,人在外面会冻死人的。”
按照将军的要求,里间也开了小门,不过常年封闭。
果然。
他要负责整个运输队,精力消耗的更多。
你们的行径,把我镇江军的威势传到了异国,我很高兴。”
而至于来做生意,为金州带来所需要物资的商人,不管是金陵的,还是其余地方的,统统在金州后方的旅顺港口下船。
这些人都激动不已,有的期盼,有的自豪。
“这一年比一年冷,去年还没有这么冷,今年我才出门几步路,人就冻的不行。”
唐清安叹道。
顾应时提醒道。
唐清安笑着看向这些武官。
唐清安并没有说笑。
不过没有人有怨言,可能也有,不过没有怨恨将军,因为将军把军队也派了出来和他们共度难关。
当这行队伍,终于到了平安道义州,专门派来负责接应的朝鲜官员惊呆了。
对这些从蛮族手里逃出来的,也不信任官府的难民,唐清安能理解,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不信任,而放任不管。
“继续出发!”
这种天气,人在外面会冻死人的。
抬上车也是死啊,现在需要的是进入室内,用柴火取暖。
顾应时叹了口气。
哪怕冷子兴的商队,也一样停留在旅顺。
顾应时哈着气,跑进来屋子里,径直走到壁炉前,伸着手跳着脚烤着火。
章毅是辽民。
零下几十度。
“冻僵了。”
我估计房舍还是不够,组织他们搭建房屋,取暖的柴火也要采集,集中住,集中取暖。”
哪怕在屋子里,朝鲜官员也感受到了眼前将领身上的严寒。
随着将军开口,众人挺胸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