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枭雄末路(1/2)

金江镇前番组织了五百余艘各色船只,跨海运送两万兵至辽西,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内军。

没有大军渡海的经验,不论是上船还是下船,都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五百余艘各色船只,从辽西返回后,当即解散民夫,以缓解粮食的消耗和人力。

大部分的船都归还渔政,恢复海上生产。

不过仍然有快船往返两地,源源不断的带回军情,对于辽西的战况,唐清安都看在眼里。

包括李胜虎战场遇挫,退回宁远城。

“当派船接应李胜虎。”

军司谢友成,参考各情报得出结论,立刻提议道。

唐清安没有同意。

派船倒是不难,可是如何能顺利的接应回李胜虎呢?不管是锦州,还是宁远都不会放人。

只是世事难料,我这个人喜欢做万全的准备,如果真的发生,到了那般的境地。

见万三和亲卫们如临大敌,神色警惕的模样,唐清安笑了笑,摇了摇手。

唐清安温和的看向郑刚。

“将军身边只有数十人!”

蛮族伤亡不小,营口的金江军同样伤亡不小。

院子里,灯火的照耀下,显得明亮。

唐清安得知阿济格亲自率领精兵而来,知道对方是一名作战极为勇猛的悍将,不可小觑。

不光是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不然一则让人笑,二则也容易让人伤心。

越是明白,他越是不动。

可锦州如此危急,李胜虎部三千金江军,如果真的全军覆没,唐清安也是不能接受。

“撤!”

请你们不必为我死战,分离逃脱回金州,保护我的家小,如此我地下得知,当也欣慰,不负我等多年来的情谊。”

“怎么亲卫营的人都退了?奇怪的是蛮兵也退了?”

“如果有一天,我万一落入敌人的圈套中,到了必死的局面,你们不必为我死战。”

金江镇可是十万兵。

对面士兵的话音刚落,李如靖当即喝到。

很多人不明便这代表了什么,可他明白。

可正因为人心复杂,上面做的事,才越发要让下面的人服气,获得更多的人的认可。

他虽然贵为节度使,平辽侯。

此旗帜一立。

唐清安带着数十骑,插上平辽侯旗帜,金江镇节度使旗帜,一路飞奔。

那么他就算赶去盖州,也已经来不及了。

唐清安不顾灰尘,直接坐在石阶上。

他错愕的一句话,内心空白一片。

李胜虎部的金江军,有危了。

盖州是前线战场,将军又不带大军前去,万一有失则诸事皆休,所以众人都苦口婆心的劝戒。

亲自围攻与他对抗的士兵,过了很久才得知,自己打退的人竟然是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

唐清安的确睡不着。

万三走了进来,单膝跪在唐清安腿前。

是唐将军本人。

有些亲卫倒不是不忠心将军,不过性子粗糙,才是万三不放心的地方。

从小兵到如今亲卫营的将领,万三这些年来,没有对不起他原来亡于蛮族的家人。

“真的看到了。”

亲卫营也只带了一营,才四百五十人,虽只一营,可是亲卫营的李道信,万三,王本,三人都亲自跟随。

仇恨已经不在脸上显现,而是放在心中。

唐清安思来想去,想到了这个主意。

……

这个过程被薛蟠的父亲看到了,听到薛蟠所见唐家兄弟的言论,觉得此子有些见地。

“将军何出此言?”

听闻将军的话,众人皆反对。

这些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之人,有藐视天下雄兵的傲气。

夜晚静悄悄的过去,天空开始泛白。

不久。

可他没有枭雄之姿,心中一如既往的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营口。

所以他向幼年的薛蟠讲了不少的故事,还带他出去玩。

“是你在值守。”

作为金江军立军,第一个违背将军军令被处罚,又被将军起复的将领,他是十分精明的。

织田信长亲自提拔起来,委以重任的大将,做出了令所有人都不可置信之事。

金江镇哪里有积蓄的粮草,可以征集大军,供应大军出战。

夜风吹过,被灯笼罩住的油灯,不受影响。

谁也不可能逼迫将军如此。

“什么?”

“盖州有彭大海,盖州前方还有营口的郑刚,如何能有危险。”

外线作战的李如靖,徐聚费,赵学颜,潘驯,葛世峰等小将,听到后方士兵传来的消息,皆不敢信。

唐清安也不确定。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将军会陷入那种绝地。

阿济格不在怀疑。

一路过新金,栾谷关,在永宁监城修整一夜。

他不在寻觅战机,也没有向众军士解释,只一路往回赶,哪怕军法处置他,他也甘愿受罚。

偷率领一万三千兵回撤,蒙蔽士兵团团围攻本能寺,织田信长身死,他的百名亲卫。

自己到了盖州,不知道蛮族敢不敢,不给自己脸面呢。

各队的簇拥下,唐清安骑着高马,穿着金漆山文甲,与阿济格对持于野外。

唐清安作为穿越者,最大的心理就是没有安全感。

“我等必死在将军身前。”

例如改变日本历史的本能寺之变。

活下来他们办不到,或者不愿意这么做,反而唯有一死耳。

众亲卫神情决然,纷纷跪下。

他刚才在屋内的时候想过,如果自己是织田信长那一夜,他真的希望的是,亲信之人能为他护住家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