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抢利(2/2)

因为忠顺王的藏拙。

一部拿下鞍山,威胁辽阳。

四轮的马车上,因为道路不平,车箱内有些晃动,唐清安靠着壁上,闭着眼睛养神。

他前番还小瞧周军,认为两军不合,金江军不参与攻城,自己要给周军一个好看。

前线观战的金江军将领,同样咋舌不已,这种伤亡的程度,他们金江军能承受。

正是因为重视忠顺王,唐清安留下了两位总兵,六万士兵,防备海州的变数。

谢友成,贾鉴,徐辉等人,都在唐清安不远处,很快就赶了过来。

两万军压阵,朱秀亲领之。

海州守军不少,都是蛮族精锐,海州后方的鞍山城,却没有多少守军。

各种攻城的器具,楯车,云梯等等,密密麻麻,蜂拥向海州的城池。

忠顺王强夺海州,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十数门从京城辛苦运来的红夷大炮,被忠顺王当做宝贝藏起来的利器,终于也拉了出来。

能退能打实乃大才。

得知被拒绝的忠顺王,眯起了眼睛。

“报。”

贾鉴说道。

彭大海被将军的话,堵得胸闷。

“国内的军队之所以不能打,是因为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当恢复了公正后,定然发挥原本的威力。”

但是他们却不愿意承受,还是长期围困的好。

以忠顺王的身份,以及才能,辽西军,国内各地援军,还有剩下了的蒙古军,都战心坚定。

金江军能仿制出来红夷大炮,大周朝廷的工匠比金江镇更多,同样也能仿制的出来。

不然的话,他也无法在太上皇手下,能做到拉拢不少的势力。

唐清安之前见过忠顺王,所以谈妥了今年的战事,朝廷和金江镇齐心攻打蛮族。

将军走到哪里,就把自己带到哪里,也不跟他说话,到了晚上,就打发他去睡觉。

听到彭大海的话,唐清安叹了口气。

唯独归降后的汉军,能和义军打的有来有往,双方之惨烈的攻伐,令金兵止步叹之。

唐清安和军司早就做过无数回的方案,应对各种局面。

彭大海真诚的说道。

唐清安夸赞道。

“海州城让给忠顺王,咱们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周边的乡野,获得田亩即可。”

忠顺王和史鼐合军,加上蒙古骑手,竟然有了将近十万兵,扩张之迅速。

虽然他的存在,对目前的金江镇不利,但是其才能,却不能抹杀。

忠顺王手里又没有百姓,让他打下海州,一个空城,他又能有什么用。

前日彭大海的下场,已经令众人情不自禁的收敛了,不敢继续触犯军司的命令。

这些国内援兵,本来就都是不错的士兵,从上到下齐心之后,立刻让守卫海州的代善咬起牙来。

今日建功立业就在眼前,信我者,必不负之。”

这就是大势。

几日下来都是这样。

“将军要是觉得我错了,你就骂我,打我,我绝对接受,就是别不理我。”

海州的局面,不在金江镇控制之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唐清安思来想去,留下了朱秀。

这些营总,竟然连面都不敢来见自己,平辽侯好本事。

唐清安倒是希望忠顺王能攻下海州,减轻金江军的负担,攻城可也是需要不少牺牲的。

忠顺王用人不拘一格,为人又和善,做事且公正。

“打仗的时候忠顺王隐藏实力的手段让人佩服,现在开始抢战果,不让于人的气势,同样让人佩服。”

金军碰的头破血流,不敢再战,甚至起了分地而治的心思。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既然他如今效忠而来平辽侯,那么当然要扭转这种风气。

“国内的军队还是能打的。”

“既然忠顺王有才,我就不惧海州城会打退他了,反而影响我的粮道,哈哈哈。”

可惜了。

至于海州。

攻城的惨烈,源源不断送到了唐清安处。

一名传令兵赶来,带来了前方的军情。

唐清安终于坐直了身体,彭大海见到将军的姿态,立马端正起来。

唐清安冷哼一声。

此人前番的畏战,是从打着消耗蒙古军和金江军实力的角度出发。

金江军的将领小瞧了周军,蛮族的将领,同样也小瞧了周军。

蛮族以为攻打海州的会是金江军,周军只能摇旗呐喊,因此作出的防御是全力固守海州。

但是当忠顺王发挥出了周军的实力的时候,二十余万的联军,真正的作用彻底显现了出来。

金江军跃过了海州,行军上百里,不惧海州断绝粮道之险,直接攻打鞍山城。

没有防备,也没有太多兵力的鞍山城,不到三日,就被金江军轻易的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