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应对(2/2)

他是不懂此人的。

不像奴儿干司,无边无际的深山老林,沼泽蛮荒。如果回到了奴儿干司,蛮国将重回部落的形势。

几名小将领命而去。

“务必活捉白养粹,不能让他死的轻易。”

往事历历在目,而故人已逝,唐清安内心伤感。

原来先汗在时,兵虽广,但是有数百万辽民可以搜刮,因此可以自如。

而金江镇能养兵十万,靠的是大周的供应,如果他们双方翻脸,互相敌对。

如果沈阳有个万一,那么不至于全族撤出辽东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准备。

现在蛮族势弱,唇寒齿亡,他们应当结盟蛮族,共同对抗大周和金江镇。

所以面对范文程的夺权,李永芳并没有反对。

唐清安虽然预知未来,但是有陈策的告密,才能让唐清安确信无疑没有变数,才敢大胆施为。

“我向朝廷的奏功之中,奏报世叔是首功,一家忠义,希望朝廷能昭告天下,以慰世叔一家的在天之灵。”

此人魔怔了。

最后我们应该向大周派出使者,蛮国愿意尊大周为主,接受大周的封赏。”

有了这众多的大小兵堡,沈阳虽然离辽宁并不远,大军却无法突袭到辽宁。

“其实我们可以联系下大周国内的义军,至少布置一个后手,说不定能发挥作用。”

对于范文程所提其他事项,对方如此勇于任事,皇台吉又如何会拒绝。

对照起来,就是后世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以及俄国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从众多大周邸报的抄本中,范文程敏锐的发现了大周的民乱。

宁完我没有李永芳的资历,面对范文程的态度,他不能无视,因此陪笑道。

皇台吉数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才从各贝勒手中剥夺权利,集权到他一身,将全部白费。

因为民生完全破坏。

还记得自己当年初来辽东,多亏了此人的关照和提点,否则总是有不少的麻烦。

“理当如此。”

然终有山海关控扼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即入其他口,而彼得扰我后路,终不能成。”

“将军节哀。”

“解决了金江镇,咱们又联合大周国内的义军,首尾坚济,必定让大周疲于应对。”

虽然后面的一件事还没有发生,但是目前范文程的举止,仍然连李永芳,宁完我等,皆自配不如。

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如此举动,因为李永芳同样不满范文程,此人的恶心程度,拉低了他们这些汉奸在蛮族的待遇。

奴儿干司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

征服了建州蛮族各部,西海蛮族各部,东海蛮族各部,从而成为了蛮国的全境。

如此便能重新做到二十万联军,趁着大周和金江镇互攻,正是一举歼灭金江镇的天时。”

“速速收敛,好生装入棺材,我要亲自厚重他们。”

范文程深知蛮国如今的形势。

因此他让豪格带领二十余万的蛮民,陆续撤回奴儿干司。

“如果没有金江镇,以山海关,京东天险,大周以重兵守此以防我朝。

现在的蛮族,的确很危险。

唐清安连忙说道。

多年来故地重游,唐清安感慨了一番。

这也是老奴为蛮国打下的根基所在。

范文程看着舆图,对照各种信息,皱起眉头苦思起来。

以奴儿干司之广,加上沈阳后方各地,只要辛苦一年,明年就能有积蓄供应大军。

兴奋的看向李永芳,宁完我等人。

不同的是。

而且蛮族新败,士气低落,物资缺少,因此唐清安并不担心辽宁的安危。

此时。

直到范文程的出现。

范文程边说边整理脑海中的思路,眼前的困顿,方法一下子都扒开了。

范文程越说越激动,狠狠的捶在墙面的舆图上。

范文程手中的权利更大,接受的信息越发的多,对于大周的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八旗兵只剩下数万,金江军有十万,还有牢不可破的数万朝鲜军,咱们如何能抗?”

主子们又不在,没必要做出卖命的样子,谁看得到?

面积之宽广,不比大周境内的腹地面积要小。

因为白养粹大开方便之门,让他顺利的通过武举,以此便利,才升任为备御。

有了备御的职位,虽然不高,却才有资格带领数百人出海。

可惜汉奸就是汉奸。

只看到当初蛮族势大,就铁心投靠,丝毫不顾及廉耻。

众人纷纷点头,多年来,第一次从将军身上见到如此姿态,犹如私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