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天下第一关(2/2)

如此小的愿望,却被忠顺王压了一次又一次。

刘英看了看身旁的赵雍,赵雍明白刘英眼神的意思,也悄悄摇了摇头。

“将军是想?”

虽然胜利就在眼前,但是为了赢得胜利,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谁也无法预料。

不论关外的局势如何变动,山海关坚固如山,毫不动摇,成为帝国最稳固的防线。

山海关。

左钦不是傻子。

不愿得罪李长松,更没人敢惹忠顺王生气。

如今都城被围,却没了动静,可见其心意坚定,准备以沈阳的地利,对抗金江军。

反倒是军力最弱的忠顺王。

山海关还有三四万军。

“其余的话不用继续说,再劝下去,只能让你我内心不快。”

火把头上的火光摇摆不定,因为距离过远,只看到光亮。

奴儿干司,辽东,辽西。

听完图门的话,众人心中了然,没有人出面赞成,也没人出面反对。

夜色下。

谢友成一脸的惊愕。

蛮族要与大周和谈,刚刚有了眉目,因为消息突然传的沸沸扬扬,民情愤慨,导致和谈失败。

“真要是攻打山海关,恐怕连威远城就能让蛮军碰的头破血流,连主关都摸不到。

图门信心十足的说道。

“将军所言甚是,我等必将慎重对待。”

“其他人的确不敢,因为没有这股底气,但忠顺王可不一定,他一向自视为皇帝的亲叔叔,没有他不敢的。”

“而人人都有私心,枉顾国事,国家有今日之患,皆彼辈之功也。”

“让奥巴出军,帮助李长松协守北镇城。如果无事最好,忠顺王要是真硬来,就不只是李长松的八千兵了。”

整个辽西全部合起来,仍然有高近九万军。

但是这些人口,全部掌握在忠顺王手中。

唐清安有更多的情报来源,比谢友成对忠顺王的了解要深。

这种被人不讲道理的卡脖子的滋味,让李长松心中抓狂。

众人无言。

“我们出兵是以协助金江军为名,金江军没有理由对我们动手,而且我们只驻军大辽河,有大河为持,不惧金江军偷袭。

和谈与归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至少不会在引起太大的反应。

介时。

刘英,赵雍是总兵,李坚是游击,在场的诸人,是锦州军的高级将领。

哪怕金江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身后还有蛮军虎视眈眈,如何敢冒险呢。”

不过左钦想到忠顺王是实权王爷,且是皇帝的亲叔叔,也全权负责辽西。

沈阳形势危急,不过沈阳城坚,还有时间挽救。

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山海关内部复杂。

天空放白,没有一会儿,天色就亮了。

“平辽侯已经先后拿下沈阳周边各地,围困了沈阳,忠顺王想要带兵北上。

图门满脸的赞同。

他知道自己空口白牙,说服不了平辽侯停战。

左钦想了想,笑着看向图门。

有人提出了反对。

一行人。

原来人心慌乱的辽西,逐渐平复且恢复元气,皆是忠顺王之功。

唐清安红着眼睛,洗了一把脸。

“不论如何,冬日来临前,要拿下沈阳,但是也要做到万全之策,避免伤亡过重。”

“以忠顺王的威信,何人敢反抗?而且数倍兵力,态度坚定,强压之下,北镇军的将领,没有人敢动刀枪。”

身旁的谢友成,已经把信中的内容读完。

图门闻言不以为意。

连这种话已说了出来,程之信见好就收,带着李长松的态度,回去锦州,向忠顺王复命。

“不会吧?”

从关内到关外,官员,将领,百姓,商人,工匠等,皆要经过山海关。

“不愧是天下第一关。”

“先去打探山海关是否同意了忠顺王的军令,在提醒李长松,小心忠顺王硬来。”

大周国力的表现,也唯有大周,才能建造起,犹如鬼斧神工的,以山为根的雄关。

“太欺负人了。”

平辽侯什么时候得罪了此人?

但是图门的口中,坚定的认为平辽侯有不轨之心,屡次提出针对金江军的建议。

他们辽西军中,虽然也有龌龊,但面上还是不错的,互相给足情面。

天空满是繁心,宽广无比,但是唐清安的心情,怎么也舒爽不起来。

相当于去了金江军三分之一的军力。

没有北镇的配合,忠顺王就算联络了山海关守军,也无法率领大军经过北镇。

忠顺王叹道。

“其他人没有这个威信,但是我们的王爷有,相信山海关总兵不敢拒绝王爷。”

它的北边是北新罗城,东北边是北营城,东边是东罗城,南边是新罗城,西边是西罗城。

听到图门的话,众人不可置信。

这些年。

图门感叹道。

山海关的总兵,派了人来迎接忠顺王的亲信,双方见面寒暄后,图门指了指山海关。

~~~~~~

沈阳城外。

“此关非人力可夺取。”

因此他们都知道忠顺王的目的。

直到锦州被破,数十万军户中,大半被蛮族俘虏,运送往了沈辽两地。

“平辽侯既然已经围困沈阳,想必以他的能力,拿下沈阳光复辽东指日可待,如何还需要劳烦忠顺王大驾呢。”

动作刚开始,就在北镇遇挫。

图门经过府前街,一路走过牌坊,影壁,大门,仪门,戎石坊,等了片刻,就被引入大堂。

巡逻兵手提灯笼,仿佛夜色中的萤火虫,走到哪里就带来一丝光明,离开后,又重新恢复黑暗。

程之信一脸的苦笑。

平辽侯是不是有野心的人?谁也不知道。

“李长松没有经过朝廷的允许,弃守西宁堡,而金江军违反朝廷制度,犯西宁堡。

关于平辽侯的消息越来越多,他们山海关的官员,当然也十分的清楚。

但是草原部落的台吉们不清楚,很多熟部落的首领,见这么轻易的就可以拿到赏赐,纷纷欣然同意。

结果不到两个月,忠顺王又压下一批人。

拒绝肯定是不能直言的,以忠顺王的威望,自己不敢得罪。

“真要是达成了忠顺王的目的,我们还真不太好办。”

“希望平辽侯愿意等候朝廷的决议,暂缓攻打沈阳吧,除非他眼中没有朝廷。”

关于战事的布置,几人已经在大帐中,商议了整整一日。

他出海以来,先后面对过辽西三个人。

他要亲自掌控辽西各军,形成一股完整的力量,用来抗衡金江军。认为目前各部号令不一,是无法应对金江军威胁的。

除了他们经过的地方,其余处丝毫不知。

大帐门口,燃烧着一排火盆,竖立在三叉柱上,点亮一方视野。恰好,一排巡逻兵经过。

北镇节度府。

那沈阳的仗也不用打了。

图门的话,引起了众人的侧目。

但是左钦不敢答应。

山海关的兵是不能动的。

“图游击请坐,不知忠顺王有何吩咐。”

平辽侯势大,居心叵测,就算他真的造反,领军来攻打山海关,哪怕他有十万精兵,也只能望城兴叹。”

“此言甚是,可惜当初蛮军未抵达此处,总兵还等着蛮军攻打山海关,以此给他们重创,却一直没有等到机会,因此而感到惋惜。”

图门看向忠顺王。

图门闻言,又起身回应。

现场的人都是辽西的将领,和北镇有香火情,不愿意因为公事得罪私人。

犹如蚂蚁在大山前一样,面对如此巍峨之势,哪怕见过多次,也无法压下心中的神奇。

“山海关乃重关,不会轻易的调兵至辽西。”

打着同大周的旗号,让福建卫所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金江军迁移无地之民。

只要抓住这点,官司就算打到圣人面前,我们也不怕。”

“真是麻烦啊。”

“末将图门,拜见左总兵。”

唐清安清醒了些,心中感到无奈。

忠顺王派人来联系山海关总兵。

而无论任何人,面对此关都会失神,且发自内心的感叹。

西侧是孔庙,孔庙的北侧是关帝庙,孔庙的西侧是大悲院等。

谢友成等人,也从帐篷中出来透气。

前番锦州被破,宁远城危在旦夕,不远处的山海关都无动于衷。

这是要彻底和北镇撕破脸啊。

守备朱振杰,收到总兵刘英的眼神,起身上前拱手,忠顺王点头后,他才当众开口。

山海关不只是一个雄关。

平辽侯有造反之心?

其余几人见状,因为身份的不同,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各自神情不安。

“忠顺王担负圣人的期盼,临危受命于辽西,长久以来呕心沥血,丝毫不敢松懈。

承诺只需要抵达大辽河即可,不需要参加攻打沈阳的战事。

上半年。

几人深呼吸几口气,感到比帐篷中,要轻快很多,突然听到将军的话,谢友成连忙上前。

眼前这座从前明开始修建,扩张加固翻新数百年的山关。

又见了见天色,见气氛沉重,又笑着看向诸人。

有忠顺王派来的人程之信,还有北镇军作陪的将领麻循等人。

忠顺王敢对李长松强硬。

因为李长松手里只有八千兵。

双方实际中都不敢动真格的情况下,忠顺王兵是北镇军的数倍,李长松是无力阻挡的。

但是当北镇有了更多的军力,那就形势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