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无边无际(2/2)
当大军抵达时,知道这里沦为战场,百姓们早已哭泣的离开,躲开了杀戮。
三大营留在密县,地方乡兵安置在后方,护住粮道。
没有人心。
性格磨练的严酷。
例如骑兵的打法。
辽西军的将领,嘶声烈吼,杀红了眼。
同样。
于志冷冷的说道。
人们的惯有印象中,就是个草台班子。
“嗖嗖嗖。”
他的声名远扬,人们都知道新王的品性,乃流民军首领第一仁德之人。
更是士兵们不怕死的源泉。
厮杀声震天。
居中调度。
无论敌人是什么场景。
骑兵列排,当进攻的号令下达,就犹如墙一般的冲过去,死也要死在进攻的道路上。
农民靠什么翻身?
勋贵有势力,皇帝有天下,军阀有士兵,农民有什么?
犹如前明太祖皇帝朱元璋。
对于新式火器的战术,流民军不是很熟悉,他们虽然也有火器,但还是传统的手段。
到了这一步,辽西军已到了绝路,只能转身返回,坚守防线。
一方。
在乎和不在乎的人都死了。
流民军突袭大隗山。
不是贼首不在乎下面的人命。
残痕断壁中尽是尸体。
……
由老中青代代接力传承。
金江军舒适了几年。
众将鸦雀无声。
而是贼首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流民军主力不在洧水,更不在大隗山。
口号就是干翻天呢。
“砰砰砰。”
他也不肯定是否会有满清那这运气。
他们的军纪反而更加的严明,商议的时候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直接反驳新王。
流民军的打法,很凶残。
此时。
大周山脚下的小村庄。
“唐贼想要速战速决,岂不知正合咱意。”
“老规矩,分三队,每队到死为止,死在进攻的道路上。”
虽然金江军占据了优势,但火器还未彻底淘汰冷兵器的时代,流民军的坚韧,也给金江军造成了伤亡。
一边走路一边睡觉补充体力,这种夸张的本事,学不会的人就淘汰了。
有王扬祖和不畏天的老部下。
流民军抢渡洧水。
后方。
人群之中。
身边的兄弟运气不好,被炮弹击中了身躯,四分五裂不知所踪,形成了一条小沟。
“轰隆隆。”
反观流民军。
前番招降的朝廷新军,还在新王的主力中。
他们在四面八方的敌视中,一路成长到今日。
为什么他们这么相信新王呢。
“喏。”
金江军攻打他们的时机太过巧合。
塌了。
不顾他更倾向于打。
后者的主力。
也导致了金江军第一场战败。
参将李伯升,驻大周山,拱卫密县右翼,旗下营总李成才,赵赫,贺宽……
一支令人咋舌的流民军,行军速度不提,竟然还能打退前去长罗川,准备布置工事的金江军。
虽然不如前者制度统一,却有最残酷的淘汰,同样素质极高。
例如现在的万三,将军身边亲卫军的将领。
双方都收起本就没有的轻视,把对方当做生生平最强大的敌人。
一昼夜两百里。
原来就是他帐下的小兵。
一则流民军的战斗力让人措手不及,偏师就能把辽西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众将畅所欲言。
二十万流民军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本事。
但是当新王做决定的时候,将领们就会排除心里的意见,全力以赴完成新王的计划。
“给他们厉害瞧瞧。”
“咱们流窜了快二十年,虽然咱禁止扰民,可说句不好听的,队伍里头很多兄弟心里装不下百姓。”
可能打败正规军的流民军,如何会差呢。
火炮声中。
当他下达最严格的军令,士兵们没有会不遵守。
不过也无所谓了。
最恶劣的环境下,磨练出来的军事手段。
吸引了金江军的注意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流民军转战能力超然。
一座不知名的小村落。
无数的流民军经过他们的身边,眼睛都不眨,充耳不闻,仿佛不知道危险。
……
“继续坚守。”
“于参将,请派支援。”
流民军控制的地盘还不多,军力没有分散,犹如握紧五指的拳头。
游击区时。
他们同样是应运而生。
“喏!”
开封城变数越大。
金江军牺牲最高的级别,自从打败了蛮族后,多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周边的将领纷纷挺立。
这两年里太过顺风顺水,很难恢复以往的耐心。
~~~~~~
密县。
“咱的队伍都是如此,何况其他的队伍。”
参将郭英驻洧水。
流民军停留在汝州。
例如陈永良罗大等。
于是一碰触,双方就付出了全部的力量。
邓兴,李齐两支,负责预备军,随时等候支援。
辽西军与流民军厮杀一团,满山遍野的尸体。
正是这种猛烈的打法,刚好能最小的伤亡,最大程度削弱鸟铳的杀伤力,并冲到金江军阵前。
在河南的战场上,双方都展现出最全力以赴的姿态。
不过也因为求胜的欲望,让各军的战斗欲望很高,有利有弊,无论选择哪种,都各有优势。
虽然得到探马的急报,知道了流民军的主力方向,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一昼夜能行军达到两百里。
因为新王二十年如一日。
血流汇集成一条小河,从村落的灰烬中往外流去。
流民军怕死吗?
怕死的流民军,就不会成为流民军呢。
更何况还有必救的开封。
扛着锄头的时候都不怕官兵,何况现在的他们,兵甲俱全,还有从忠顺王手里获得的火炮。
凭什么他能坐稳天下?
人们只看到了结果,看到了他军中人才踊跃,却从来看不到,为什么就他是这样。
一比一的占比,令流民军也感到忌惮。
密集的鸟铳声,一排排流民军倒下。
营总贺宽战死。
犹如洪水冲击,哪怕占据地形的辽西军,也节节败退,才坚持了不到三日。
“哗啦啦。”
无论天时或者私心。
当然。
时间拖的越久。
而是绕过崇山,从长罗川攻入,已经包围了大周山,大有一口气吃下李伯升部的态势。
金江军和流民军的环境不一样。
金江军夺回村落,打退了流民军。
还未来得及休整。
流民军的支援到了。
他们的后方。
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