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东王无所不能(2/2)

大顺永宪十二年三月。

至今令李伯升想起,都觉得心痛,不少自己熟悉的人死在了这场战争中。

不久后,从大周山游历回来的李伯升,感风寒卧床不起,他原来手下的将领们都来探望他。

既然自己不能带领中国,他就要带领出一个强盛辉煌,举世无双的东藩。

“好啊,我等着去看咧。”

王子腾去世。

自己是父亲的长子,不会弱于弟弟们,是唐晏乾深深的自傲。

期间还有不可计数的小屠戮,日本多年战乱剩余的人口为之一空,人人谈东王色变。

东王划分日本全境,分为八省六十州,定藩府治地在江户。

刘承敏与东王唐晏乾,率领主力十二万主攻中国。

因为没有隐患,人人齐心,也是东藩能繁荣至极,赶超大顺本土的根基所在。

小辈们连忙说道:“是金江军立军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大战,也是从商洛山重新出山的流民军,一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遇到的第一次惨败。”

在他看来,古人说的才是至理名言,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才是自己的族人。

看到已然时日不多的老上官,万三痛快的答应。

而且幕府军和倒幕军攻伐二十年,双方早已血海深仇,无法罢手言和,二者只能存一。

只要自己一直是胜利者,那么所有的手段都是正义的,否则就算对百姓再仁德,当失败的那天,自己所有的仁德都会成为骂名。

北海道出兵一支,兵力高达三万,占领青森,攻打秋田,山形二地,挟制幕府。

现在大顺强大,所有人都要接受自己是大顺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否则就是未来的隐患。

李伯升低下了头,白的头发显得刺眼。

对主动投奔到东藩的朝鲜文武官员,以中国礼待之,不问出身以才任用。

看着山脚下的寺庙,不时有人进去烧香,同样看到了一些老者,有军人的影子。

东王在东藩大兴屠戮,对自己的百姓却极为的厚待。

这是负面的评价。

胜利者不被指责。

每年的秋收,倒幕军都会四处抢粮,让农业更加凋零。

手段极其的粗暴,结合了蛮族,朝鲜,大周,西方无数的思想,唐晏乾选择强者无敌的想法。

十余年的时间,唐晏乾控制了全藩,再也不用掩藏自己的心意,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全新的东藩。

而且百姓们也无力反抗,多少的人饿死,活下来的人成为了鬼。

人是健忘的。

唐晏乾仔细看着舆图,盯着涂成蓝色的西班牙。

东藩从国内的移民,让日本的土地上生活的人数不但没有变上,反而变得更多了。

唐晏乾参考父亲治理中国的做法,先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势力,等站稳脚跟手再治理,于是派遣使者联系各地的大名,保证大名的地位,终于获得了部分大名的投靠。

根据最新统计,东藩人口突破了两千万,而东藩的人口结构是不自然的,有三个特点。

在将军的带领下,他们走到今时今日,再也没有遗憾了。

每到一地遇到反抗的,城破后会遭到屠城,上至大名下至百姓,寸草不留。

科举录取人数的扩大,让各个行业的人才都能加入官府,而不是原来只有读书的人才有资格做官。

反而因为日本慕强的风气,不易投降强者为耻,反以为荣,倒是不少的大名想要归顺东藩。

父皇虽然懂得人心畏威而不畏德的道理,却始终抱着仁者无敌的思想。

“你小子。”看到万三,李伯升露出回忆的眼神,“当年我手里的人,倒是你爬的最快。”

不过因为东王的行径,许多大名内心忧虑,担心自己的下场。

东王得皇帝准,正式举兵二十万征伐日本,朝廷委派刘承敏为大元帅,调东海舰队配合作战。

“西边是中国,北边是辽东,南边的地盘又是南藩的,东藩该往何处呢。”

把科举选官,改为科举选吏,每科中着人数好几百人,皆从各地的官府吏员做起。

“日本已到了末世啊。”僧人们到处宣扬,把问题归咎于世道,让百姓们没有反抗的想法。

一个思想上文明,而行动中野蛮的东藩大军,在唐晏乾的带领下,二十万铁骑让日本各地瑟瑟发抖。

不久。

身居高位的他,再也不是当年那名违令出堡,为妻儿报仇的汉子,眼角上也布满了皱纹。

不过只是换了一批人而已。

贾雨村去世。

任何事物脱离不了自然道理,凡此种种原因,东藩军在日本的攻势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在大顺永宪十一年二月。

新一代的少年们长大了,从军的从军,做吏的做吏,当工匠的,当工人的,做生意的,种地的……

就这样。

是啊,那些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

鼓励商人通商,提高工匠地位。

老一辈的时代悄然离去,新时代安静的拉开序幕。

而光加入不行,唐晏乾制定了几十页的规章制度,说中国话,穿中国衣裳,言行以中国自豪,追捧中国历史……

自己这个侄儿,手段太过太凶狠了,大哥晓得自己长子的才能么,刘承敏感到了畏惧。

当年在辽东红红火火的金州戏,是百姓们最爱看的。每一场金州戏,都能引起百姓和士兵们的共鸣。

由四国出兵一支,兵力高达五万,攻打冈山,兵库两地,分割日本中国区与近畿区。

万三感激的看向李伯升。

已经稳如泰山的东王,手里掌握二十万大军,哪怕是刘承敏也影响不到他的军权。

关东一带已无兵力抵抗东藩军,各城池不敢抗拒,望风而降。

“只要是大海上的土地,谁发现了并且站住了脚跟,谁就可以获得寡人赏赐的爵位与封地,从东藩获得移民和需要的物资。”

唐晏乾对年轻人们鼓励道。

东藩。

拉开了大航海时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