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父母愁儿,天下如是(2/2)
钟毓秀点头,觉得婆婆说的甚好,“您说的对,谁不想丈夫在身边。”
“算了。”严母气馁,问道:“你觉得小海这孩子怎么样?”
“毓秀啊!”严母拍了拍儿媳妇,一时间无比感叹,这世上的明白人还是不少的,“你这么觉得是你看的明白,旁人可看不到这些;毕竟,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当兵的人一年四季不着家,能回家的机会少。做了军属,就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人家好好的姑娘家,又不是过不下去了,找一个在身边又有工资拿的不好吗?”
“妈,现在男女三十岁结婚很多。”
钟毓秀无言以对,这是个问题,“成,正好我这几天要回一趟华大,去见见班上的同学们。”
“不少。”奇怪的瞧着婆婆,问道:“妈,您问这个干啥?是您部队有人想介绍对象?”
“没有。”从没有一句不好的,严母好婆婆无疑。
严母拍着儿媳妇的手笑了笑,“那你学校没结婚的年轻姑娘多吗?”
严母:“.”
严母一口气说完,又去看毓秀,“毓秀,你觉得还要加点什么?”
“那你看,你们学校人人品好,没结婚的姑娘,给小海介绍介绍?”说着说着,严母脸上浮露忧色,“小海现在一天到晚在研究所,能见到的女同志太少了;我们要是不给他找相亲对象,说不定等他三十岁了还是个光棍汉子,多丢人啊!”
钟毓秀被噎了一下,反复去看严母认真又诚恳的眼睛,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为啥看不上?当兵有正经工资,要是能升那就一辈子都有保障了;最主要的是,得人好,人品不好的不行。”这年头已经有人觉得当兵的不好了,改革开放后,出息的人会越来越多;不会再如六七十年代一样只有几个职业觉得好。
司机跑长途,赚得多,还能接点外快;从外地带点好东西回家,吃喝上是不愁的。
六七十年代大家一众觉得好的职业:司机、医生、猪肉佬、军人。
“毓秀,长嫂如母,小海的事儿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过心啊!咱们对儿媳妇要求不高的,人品端正,品行良好,无不.良嗜好,人长得过得去就行。至于家庭方面,我们没有想法,有一点是一定不能有的;姑娘拎不清的不能要,我们不反对她以后帮助娘家,但要有个度。”
眼看就这几年,当兵的行情极速下降。
严母:憨憨!
“被我猜对了?”婆婆没说话,钟毓秀觉得猜着了,“那您介绍的男方是个什么情况,我要是遇到合适的姑娘可以拉拉线,能不能成我就不知道了。”
感受到了,从第一次见面,严母就没想着找儿媳妇的茬儿;反而多次表现出疼儿媳比疼儿子多,这样的好婆婆可遇而不可求。
严母又道:“华大都是高材生,不知人家看不看得上小海。”
“小海不差,不然不能进研究所,您放心吧;缘分到了,不用我们操心就能结婚。”找不到其他话宽慰人了,钟毓秀词穷;姻缘的事情是真说不准,看严如山一把年纪了才把她娶到手,再看她几世没找人结婚成亲,这一世倒是顺风顺水的成了,“小海已经懂事了,您和爸放宽心,我们这一辈儿比您和爸那时候可好多了;找对象不愁的,小海心里有数。”
“希望如此吧。”惆怅一句,严母岔开话题,“对了,大山去哪儿了?回来就没见到他人。”
第458章被屏蔽,要三十多个小时后才能放出来,心酸加心痛;好久没尝到过屏蔽的滋味了,这回扎扎实实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