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第423章 美其名曰演武(2/2)
徐小桥眼眶通红。
阮秀突然说了一句话,面带微笑,轻声道:“虽说你可能到金身腐朽殆尽、彻底老死的那一天,也还是远远比不上谢灵和董谷,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你一些,不过好像这对你的修行,没半点用处。”
被师弟师妹们习惯称呼为三师姐的徐小桥再次下山,去往剑宗龙兴之地的龙须河畔铺子,阮秀破天荒与她同行,让徐小桥有些受宠若惊。
大概这也是粘杆郎这个名称的由来。
一座大骊北境上有仙家洞府扎根多年的高山之巅,有位登山没多久的儒衫老者,站在一块没有刻字的空白石碑旁,伸手按住石碑上边,转头望向南边。
四师兄只有到了大师姐阮秀那边,才会有笑脸,而且整座山头,也只有他不喊大师姐,而是喊阮秀为秀秀姐。
除了大师姐阮秀,几乎等于半个师父的二师兄,常年独居在龙须河畔的三师姐,还有那个姓谢、天生就生有一双长眉的少年四师兄,年纪不大的谢师兄,对那些晚辈从来没什么好脸色,但偏偏是这位谢家长眉儿负责龙泉剑宗的戒律,一开始还有些师弟有些埋怨这位四师兄,太过严苛冷漠,不讲半点同门之谊,只是后来一个在小镇那边听来的小道消息,让所有人只觉得天打雷劈。
久而久之,那些有些已经脱颖而出、有些已经慢慢感觉到吃力的弟子,发现大师姐是本就很奇怪的山门里,最奇怪的那个存在。
反正大家谁都不受大师姐的青眼相加,当然就用不着失落。
————
所以得知阮秀也要出山后,吴鸢于情于理,都觉得不妥。
这位大师姐,旁人从来看不到她修行,每天要么深居简出,要么在禁地剑炉,为宗主帮忙打铁铸剑,不然就是在几座山头间闲逛,除了宗门本山所在的这座神秀山,以及隔着有些远的几座山头,神秀山周边邻近,还有宝箓山、彩云峰和仙草山三座山头,众人是很后来才得知这三山,竟然是师门与某人租借了三百年,其实并不真正属于龙泉剑宗。
留下一个愁眉苦脸的吴太守,酝酿着措辞,该如何跟朝廷落笔说这两件事。
不曾想阮秀还雪上加霜了一句,“至于你们师弟谢灵,会是龙泉剑宗第一个跻身玉璞境的弟子,你如果现在就有嫉妒谢灵,相信以后这辈子你都只会越来越嫉妒。”
其实阮邛与大骊宋氏早有秘密盟约,双方职责和酬劳,条条框框,早就黑纸白字,一清二楚。
第二件事,是如今龙泉剑宗又买下了新的山头,劝勉了几句,说是将来有人跻身元婴之后,就有资格在龙泉剑宗举办开峰仪式,独占一座山头。而且作为剑宗第一位跻身地仙的修士,按照之前早有的约定,唯独董谷可以破例,得以开峰,挑选一座山头作为自己的修行府邸。龙泉剑宗会将此事昭告天下。
双方争执不休,最终引发了一场恶战,粘杆郎被当场击杀两人,逃遁一人。
这让许多后进少年的心里,好受多了。
阮秀对爹的心结,自认比较理解,可是每次爹私底下要她更用心些修行,她嘴上答应,可满脑子就是那些糕点啊、笋干炖肉啊。
当年被风雪庙驱逐出山门的弃徒徐小桥,老老实实回答道:“心里会难受,但是董谷当这个二师兄,我没有意见。”
吴鸢显然有些意外和为难,“秀秀姑娘也要离开龙泉郡?”
如今大骊境内,一些极有可能是别国扶植的山上势力,蠢蠢欲动。
董谷是师父阮邛三位开山弟子中,出身最低贱的一位,因为是山林畜生成精,但如今却是摇身一变,成了龙泉剑宗人人敬重的二师兄和金丹地仙。
阮邛得知冲突的详细过程,和大骊朝廷的意愿后,想了想,“我会让秀秀和董谷,还有徐小桥三人出面,听命于你们大骊朝廷的此事负责人。”
吴鸢依旧不敢擅自答应下来,阮邛话是这么说,他吴鸢哪敢当真,世事复杂,只要出了稍大的纰漏,大骊朝廷与龙泉剑宗的香火情,岂会不出现折损?宋氏那么多心血,一旦付诸流水,整个大骊,恐怕就只有先生崔瀺能够承担下来。
阮秀在山路旁折了一根树枝,随手拎在手里,缓缓道:“觉得人比人气死人,对吧?”
但是这些年都是大骊朝廷在“给”,没有任何“取”,即便是这次龙泉剑宗按照约定,为大骊朝廷效力,礼部侍郎在飞剑传讯的密信上早有交待,只要阮圣人愿意派遣金丹地仙董谷一人出马,则算诚意足矣,绝对不可过分要求龙泉剑宗。吴鸢当然不敢自作主张。
可怜师弟师妹们没那个口福了。
寻常仙家,能够成为金丹修士,已是给祖宗牌位烧完高香后、大可以回被窝偷着乐呵的天大幸事。
在上山之前,十二人当中,只有几人得以知道世间地仙也分金丹、元婴两种。
一些个少年更是内心雀跃不已,只是不敢将这些心思流露出来罢了。
阮邛答应下来。
四师兄谢灵想要跟随她们,结果阮秀不说话,只是瞧着他,谢灵便知难而退,乖乖留在山上。
阮秀站在山脚,抬头看着那块牌匾,爹不喜欢龙泉剑宗多出龙泉二字,徐小桥三位开山弟子都一清二楚,爹希望三人当中,有人将来可以摘掉龙泉二字,只以“剑宗”屹立于宝瓶洲群山之巅,到时候那个人就会是下一任宗主。
在那之后,除了几个不谙世事、或是实在心大的孩子,其余所有人见到了喜欢板着脸训人的四师兄,几乎连大气都不敢喘。
十二境的仙人。
上山之后,属于阮邛开山弟子之一的二师兄,那位不苟言笑的黑袍金丹地仙,便为他们大致讲述了练气士的境界划分,才知道有上五境,有那玉璞境和仙人境。
所以吴鸢也没有含糊,说他必须上报礼部。
阮邛点头道:“可以,太守大人尽早给我答复就是了。”
这天阮邛再次露面,言简意赅,只说了两件事,就返回剑炉。
要知道阮宗主可是当之无愧的宝瓶洲铸剑第一人,故而莫说是那十二人,除了谢四师兄依旧浑然不在意的神色,就连二师兄、赶回山头聆听恩师教诲的三师姐,都有些不可抑制的激动神色。
在龙泉郡,这是龙泉剑宗弟子才能有的待遇。
山顶,就只有老人一个,没有任何人陪同。
徐小桥嘴唇抿起,脚步沉重。
照理说,老金丹的所作所为,合乎情理,而且已经足够给大骊朝廷面子,再者,老金丹修士所在山头,是大骊屈指可数的仙家洞府。
她这个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大师姐,当得确实不够好。
在那之后,大骊国境内的山上神仙,气焰收敛了许多,便是一些早就依附大骊朝廷的骄横势力,也开始对门内嫡传弟子叮嘱一番。
换成其他地仙,胆敢升空飞掠,阮邛不会谈什么圣人心性。
所有经历过当年那场血腥屠杀的仙家门派老一辈,都战战兢兢汇聚在距离山顶不算太远的地带。
至于后来山门新收的年轻弟子们,更是一个个被严令不得离开各自府邸屋舍,谁敢擅自走动,直接打断长生桥,丢下山脚!
这座大骊北方曾经无比高高在上的所有门派老人,此刻面面相觑,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忧惧和无奈,唯恐那位大骊国师,毫无征兆地一声令下,就来了个秋后算账,将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生气的山头,给斩草除根!
面容肃穆的绣虎崔瀺,突然微笑玩味道:“你陈平安不是喜欢讲道理吗,这次我就看看你还能不能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