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第482章 横波府(1/2)

第482章 横波府

陈平安和谭元仪几乎同时到达横波府。

只是一明一暗。

刘志茂亲自出门将手持炭笼的账房先生,领到一间密室,竟是四壁与地面竟然都是雪钱,然后只摆放了四张蒲团。

粒粟岛岛主谭元仪已经坐在其中一张蒲团上,正在闭目养神,在刘志茂和陈平安并肩走入后,睁开眼,站起身,笑道:“陈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

陈平安问了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书简湖的近况,谭岛主你的那位绿波亭同僚,如今身在青鸾国的李宝箴,能不能够知晓?”

谭元仪说道:“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关键谍报的交换,如果陈先生不愿意在谍报上被提及太多,我可以亲自润笔一二。”

陈平安自然需要拱手致谢。

谭元仪则说了一番客气话,什么陈先生可是龙泉郡的山大王,还是北岳正神魏檗的挚友,在绿波亭内部,人人久仰陈平安的大名。

实则陈平安心中非但没有惊喜和感激,反而开始担忧今夜的秘密会晤。

大骊的上柱国姓氏,大部分的根基都在军方,均摊掌握着一支支打惯了“老仗”的边军铁骑,没有谁能够完全掌握一支边军,往往是两三大豪阀姓氏相互制衡、结盟,当然也有类似袁、曹两大上柱国姓氏这般互相仇视的存在。

主位上,坐着一头绣虎,国师崔瀺。

一位书简湖元婴修士,地头蛇。

老尚书一拍脑袋,“瓜怂蠢蛋,自寻死路啊。”

膝盖发软的宋岩如获大赦,“属下愿意拿出十年俸禄……”

老尚书带着劫后余生的侍郎离开大堂。

崔瀺喝了口茶,对老尚书笑道:“行了,少在这里拐弯抹角给下属求活路。宋岩错是不小,但还不至于丢了官,几次京评,都还算不错。就把三年俸禄拿出来,给到那笔款项里头去。”

不理会那个战战兢兢的户部侍郎,崔瀺转头望向那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户部尚书,“韩大财神爷,大骊这么穷,怪谁?怪我?还是怪你?”

三人一起落座。

当时崔瀺喝着茶水,微笑道:“给咱们大骊那教书匠穷儒生的那点银子,你们户部也好意思拖延?你们不也是读书人出身吗?你户部右侍郎宋岩,如果我没有记错,最早也是村塾受的蒙学,真舍得动这几下子笔刀子?咱们大骊已经这么揭不开锅了?”

陈平安又问道:“大骊军方,比如在先后到达朱荧王朝边境的两支铁骑,是不是都对谭岛主很不满?”

后者苦笑不已,这还是那个喜欢成天之乎者也的老尚书吗?

一位既是籍贯在大骊龙泉郡、又是青峡岛供奉的账房先生,过路客。

陈平安盘腿而坐,双手摊放在炭笼上,直截了当问道:“因为老龙城变故,大骊宋氏欠我金精铜钱,谭岛主知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