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第675章 小师叔最从容(1/2)
第675章 小师叔最从容
龙舟船头,站着一大一小。
青衫,背剑。
那个小的,腰间刀剑错,行山杖,竹箱,小斗笠。
家当多,也是一种大快乐下的小烦忧。
刘重润站在龙舟顶楼,俯瞰渡船一楼甲板,龙舟驾驭需要人手,她便与落魄山谈妥了一桩新买卖,刘重润找了几位跟随自己搬迁到熬鱼背修行的祖师堂嫡传弟子,传授她们龙舟运转之法,不是长远之计,但是却可以让珠钗岛修士更快融入骊珠福地群山。
这是刘重润那一夜院中散步,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
刘重润彻底想明白了,与其因为自己的别扭心态,连累珠钗岛修士陷入不尴不尬的处境,还不如学那落魄山大管家朱敛,干脆就不要脸点。
陈平安在与裴钱闲聊北俱芦洲的游历见闻,说到了那边有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修道天才,叫林素,位居北俱芦洲年轻十人之首,听说只要他出手,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赢了。
裴钱听说过后,觉得那家伙有点头啊。可惜这次师父游历了那么久的北俱芦洲,那家伙都没能有幸见着自己师父一面,真是那林素的人生一大憾事,估摸着这会儿已经悔得肠子打结了吧,也不怪他林素没眼力劲儿,师父到底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陈平安跟于禄就在湖边钓鱼。
陈平安笑道:“没什么,就是想到第一次见面,看着你那么小个头,满头大汗,扛着老槐树枝跑得飞快,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佩服。”
李宝瓶摇摇头,一脸茫然道:“没有不开心啊。小师叔,是茅山主说了什么吗?”
这个时节,李宝瓶肯定依旧穿着件红袄,她一直是大隋山崖书院最奇怪的学生,甚至没有之一。以前奇怪,是喜欢翘课,爱问问题,抄书如山,独来独往,来去如风。如今奇怪,听说是李宝瓶变得安安静静,沉默寡言,问题也不问了,就只是看书,还是喜欢逃课,一个人逛荡大隋京城的大街小巷,最出名的一件事,是书院讲课的某位夫子告病,点名李宝瓶代为授业,两旬过后,老夫子返回课堂,结果发现自己的先生威望不够用了,学生们的眼神,让老夫子有些受伤,同时望向那个坐在角落的李宝瓶,又有些得意。
万事悠哉,修心养性,人生从来无大事,其实一直是于禄的强项,如今于禄在慢慢温养拳意,循序渐进,一点一滴打熬金身境体魄的底子。
陈平安说道:“有些事情,不用想太多,更不用担心会给小师叔惹麻烦,没有什么麻烦。”
崔东山留给她的这栋宅子,除了林守一偶尔会来这边修行炼气,几乎就不会有任何客人。
结果到最后就成了于禄、谢谢和林守一三人,群策群力,与李宝瓶一人对峙,由于三人棋力都不错,下得也不算慢。
陈平安笑道:“好些年了。”
背书,认路,记事情。
陈平安大致看出了一点门道。
在那两个没打成架的家伙离开院子后,谢谢躺在廊道中,闭上眼睛,这边偶尔有些热闹,也还不错。
裴钱使劲挥动双手。
然后陈平安对于禄说道:“落魄山多武夫,于禄,你可以找一个叫朱敛的人,他如今是远游境,你们切磋切磋,让他帮你喂喂拳,朱敛他出手比较有分寸。”
老人爽朗大笑,问道:“跟陈平安学的?”
陈平安伸手按住裴钱的脑袋,“所有能够重新翻出来说道说道的陈年旧事,才是真正的解开了心结,你以前做得很错,但是之后做得好,师父很欣慰。但是一些还有机会翻篇的错误,就像那些小竹简,也该经常拿出来晒晒太阳,看看月亮,用来帮着你自省。”
裴钱一拍桌子,石桌所有物件竟是一震而起,她怒道:“李槐!你什么时候跟我师父斩鸡头烧黄纸的?辈分怎么算?!”
裴钱这才竹筒倒豆子,快速说道:“师父是心疼酒水钱吧,师父你瞧瞧,我这儿有钱,铜钱,碎银子,小金锭儿,好些雪钱,还有一颗小暑钱!啥都有哩,师父都拿去吧!”
林守一和谢谢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因为陈平安说的,是千真万确的实话。
林守一,是真正的修道璞玉,硬是靠着一部《云上琅琅书》,修行路上,一日千里,在书院又遇上了一位明师传道,倾囊相授,不过两人却没有师徒之名。听说林守一如今在大隋山上和官场上,都有了很大的名声。事实上,专门负责为大骊朝廷寻觅修道胚子的刑部粘杆郎,一位位高权重的侍郎,亲自联系过林守一的父亲,只是林守一的父亲,却推脱掉了,只说自己就当没生过这么个儿子。
只说修行,谢谢其实已经走在了最前边。
于禄看到这一幕后,有些讶异。
林守一已经离开。
李宝瓶神采奕奕。
裴钱和同样背上了小竹箱的李槐,一到了院子坐下,就开始斗法。
离开宅子,两人一起走向于禄学舍那边,陈平安说道:“练拳没那一点意思,万万不成,可光靠意思,也不成。”
李宝瓶使劲点头。
陈平安突然说道:“带着你刚离开藕福地那会儿,师父不喜欢你,不全是你的错,也有师父当初不喜欢自己的缘由,藏在里边,必须与你说清楚。”
陈平安与林守一和于禄站着闲聊,李宝瓶和谢谢坐在台阶上。
回了书院,裴钱今晚睡李宝瓶那边,两人聊悄悄话去了。
求学问道,李宝瓶当之无愧,是最好的。
渡船上,有披麻宗管钱的元婴修士韦雨松,还有春露圃的那位财神爷,照夜草堂唐玺。
李槐缩了缩脖子,“闹着玩,小时候跟陈平安斗草,便当是斩鸡头了,做不得准的。”
陈平安笑道:“人生就是一壶浊酒,想起一些人事,便在饮酒。”
茅小冬有些幸灾乐祸,“李槐他父亲,没少出力吧?”
在陈平安走后,茅小冬伸手扒拉了一下嘴角,不让自己笑得太过分。
陈平安摇摇头,“再过几年,咱们就想输都难了。”
不曾想于禄笑眯眯道:“想赢回来?那也得看咱仨愿不愿意与你们下棋了啊。”
两人一起并肩而行,都是李宝瓶在那边询问,陈平安一一回答。
陈平安问道:“在书院求学,不开心?”
李槐与两个同窗好友,刘观,马濂,三人这些年求学生涯,没少闹出幺蛾子,不过往往是刘观主动背锅,马濂帮着收拾烂摊子,也不是李槐不想出力,但是刘观和马濂在李槐帮了几次倒忙后,就打死不愿意李槐当英雄好汉了。
裴钱嗤笑道:“你可拉倒吧,就刘观那二愣子,马濂那书呆子,没我裴钱运筹帷幄,你们走江湖,能走出名堂来?家有家法,帮有帮规,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脱离帮派,很容易,但是以后哭着喊着加入帮派,比登天还难!我是谁,成功刺杀过大白鹅的刺客,么得感情,最重规矩,铁面无私……”
茅小冬缓缓舒展眉头,“很好,那我就无需考校了。”
李宝瓶笑眯起眼,轻轻点头,“会偷偷摸摸,稍微喝点儿。”
陈平安让裴钱先去李宝瓶学舍,自己去了茅小冬那边。
总算又变回当年那个小姑娘了。
陈平安倒退而走,挥手作别。
于禄,这些年一直在打熬金身境,前些年破境太快,何况一直略有随波逐流嫌疑的于禄,终于有了些与志向二字沾边的心气。
陈平安伸手轻轻放在书上,坦诚道:“茅先生教书育人,有文圣老先生的风范。”
到了书房,两人落座,茅小冬开门见山道:“这些年,读过哪些书,我要考校考校你,看看有没有光顾着修行,搁置了修身的学问。”
李宝瓶轻轻挥手。
李宝瓶却没有说什么,双手十指交错,绕在身后,她在陈平安前边倒退而走,问道:“小师叔,知道咱们多少天没有见面了吗?”
至于李槐。
通过镜水月,在云上城那边观战砥砺山,见过野修黄希与武夫绣娘的一场生死厮杀。
陈平安蹲在岸边,将鱼篓打开,放出里边所有湖鱼,抬头笑问道:“听着有点不服气的意思?”
她的小师叔最从容。
见着了陈平安,李宝瓶快步走去,欲言又止。
陈平安行了一礼,一旁裴钱赶紧颠了颠小竹箱,跟着照做,他从袖中摸出谱牒递去,老人接过手一瞧,笑了,“好家伙,上次是桐叶洲,这次是北俱芦洲,下次是哪儿,该轮到中土神洲了?”
裴钱神色认真,一本正经道:“师父句句金口玉言,害得我都想学师父捣鼓出一套刻刀竹简,专门记录师父教诲嘞。”
李槐疑惑道:“可武林盟主是李宝瓶啊,你比我职务又高不到哪里去,凭啥?”
裴钱挑了挑眉头,斜眼看着那个如遭雷劈的李槐,讥笑道:“哦豁,傻了吧唧,这下子坐蜡了吧。”
只可惜不是当年游历途中,不然煮出来的鱼汤能够让人吃撑。
李槐正忙着跟裴钱靠诸多麾下大将,在桌上“文斗”,闻言后怒道:“陈平安!这么大事儿,不告诉宝瓶他们也就罢了,连我都藏着掖着?亏得我们还是斩鸡头烧黄纸的异姓兄弟……是不是瞧不起我李槐,说,落魄山缺不缺首席供奉,缺了的话,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你陈平安就只能明天再邀请我出山了。”
崔东山在他这边,喜欢聊山崖书院。
裴钱有些心虚,轻声道:“师父,我在南苑国京城,找过那个当年经常给我带吃食的小姑娘了,我与她诚心诚意道了谢,更道了歉,我还专程交代过曹晴朗,若是将来那个小姑娘家里出了事情,让他帮衬着,当然如果她或是家人做错了,曹晴朗也就别管了。所以师父可不许翻旧账啊。”
陈平安感慨道:“道家崇尚自然,依旧得有那么一句,不修人道,难近天道。”
裴钱双臂环胸,冷笑道:“李槐啊,就你这脑阔不开窍的,以后也敢奢望与我一起闯荡江湖,拖油瓶吗?我跟宝瓶姐姐是啥关系,你一个分舵小舵主,能比?”
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裴钱。
陈平安忍住笑,好像确实是这样。
李宝瓶端起酒碗,抿了一口,“是家乡味儿。”
一个人下水抓螃蟹,一个人奔跑在大街小巷看门神,一个人在福禄街青石板地面上跳格子,一个人在桃叶巷那边等着桃开,一个人去老瓷山那边挑选瓷片,从来都是这样啊。
茅小冬摆摆手,感慨道:“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李宝瓶跟着笑了起来,“小师叔在笑什么?”
裴钱一路飞奔,通风报信。
老人点点头,转头看着那个裴钱,“小丫头怎么不那么黑炭了?个儿也高了,是在家乡学塾待着的关系?”
陈平安小口喝着酒,与李宝瓶说了在北俱芦洲青蒿国,见到了她大哥。
裴钱想要自己钱买一块,然后请师父帮着刻字,以后送她一枚印章。
离了铺子,站在大街上,陈平安转头望向书院东华山之巅,那边有棵大树,这会儿,应该还会有个小竹箱已经不再合身的红袄姑娘。
裴钱故意拣选路旁没有被清扫的积雪,踩在上边,咯吱作响,一脚一个脚印。
陈平安便提议去客舍那边坐坐,裴钱有些疑惑,师父怎的舍近求远,宝瓶姐姐的学舍不就在眼前吗?
陈平安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于禄稍等片刻,然后蹲下身,先卷起裤管,露出一双裴钱亲手缝制的老布鞋,针线活不咋的,不过厚实,暖和,陈平安穿着很舒心。
陈平安先从咫尺物当中取出一摞书籍,叠放在膝盖上,然后报了一大串书名,方才拿出来的一些书籍,正是当初崔东山从山崖书院借走的,读完了,当然得还给书院。不过落魄山那边,已经照着书名,都买了两套,一套珍藏起来,一套陈平安会做勾画圈点、旁白批注,就放在了竹楼一楼桌上。
谢谢,一直守着崔东山留下的那栋宅子,潜心修行,捆蛟钉被全部拔除之后,修行路上,可谓勇猛精进,只是隐藏得很巧妙,深居简出,书院副山主茅小冬,也会帮着隐藏一二。
裴钱眉开眼笑,使劲点头道:“老先生学问真大,看人真准,茅山主真应该让老先生去当学堂教书的夫子,那以后山崖书院还了得,还不得今儿蹦出个贤人,明天多出个君子啊?”
裴钱踮起脚跟,歪着脑袋嗷嗷叫。
于禄站在院中,笑道:“随意。”
陈平安望向渡船远方,隆冬时节,看样子要下雪了。
有聚有散。
四方势力,先前大框架已经定好,这一路南下,大家要磨一磨跨洲生意的诸多细节。
李宝瓶疑惑道:“从小到大,我就爱自个儿耍啊,又不是到了书院才这样的。只是觉得没什么好聊的,就不聊呗。”
这才几年功夫?
谢谢便坐在另外一边,两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极有默契。
谢谢是最深受震撼的那个。
在谈得差不多之后,魏檗率先离去,意思是剩下些事宜,他魏檗的披云山那边,陈平安可以帮着做主。
老先生瞧着岁数挺大,可做事说话忒不老道了,一看就是没闯荡过江湖的读书人。
大概是觉得自己再这么掰扯下去,又要吃板栗,裴钱便立即住嘴不言,见好就收吧,反正私底下还可以再敲打敲打李槐,这家伙比周米粒差远了,小米粒儿其实不太喜欢翘小尾巴。
陈平安笑着捧书起身,准备放下书就离开,茅小冬起身却没有收下那些书籍,“拿走吧,书院藏书楼那边,我会自己掏钱买书补上,这些书,就当是我为落魄山祖师堂落成的观礼了。”
李宝瓶嗯了一声,“‘半句’的怨言,真没有,都是一句接着一句,积攒了一大箩筐的怨言。”
李宝瓶笑道:“小师叔,对不起啊。”
于禄突然说道:“不打了,我认输。”
于禄笑道:“我要在你这边,保持不败纪录,至于切磋一事,可以留给落魄山的朱敛前辈。”
宅子这边有崔东山留下的棋具,随后陈平安便自取其辱,主动要求与于禄手谈一局,李宝瓶和裴钱一左一右坐在陈平安身边,林守一和谢谢便只好坐在于禄一旁。李槐大怒,怎么他就成了多余的那个人,坐在棋盘一侧,就要脱靴子,结果给谢谢瞥了眼,李槐伸手抹了抹绿竹地板,说这不是怕踩脏了你家宅子嘛。
陈平安笑道:“没机会沉下心来读书,就只能靠多走了。”
到了客舍那边,裴钱说去喊李槐过来,陈平安笑着点头,不过让裴钱直接带着李槐去谢谢那边,那儿地方大。
李槐是真没把这事当作儿戏,行走江湖,一直是李槐心心念念的大事,所以火急火燎道:“李宝瓶!哪有你这么胡闹的,说不当就不当?不当也就不当了,凭啥随随便便就让位给了裴钱,讲资历,谁更老?是我吧?咱们认识都多少年啦!说那赤胆忠心,义薄云天,还是我吧?当年咱们两次远游,我一路风餐露宿,有没有半句的怨言?”
看门的老先生有些感慨,已经好些年没瞧见那姑娘这么奔跑了,如今再见,很是怀念啊。
李槐要赶紧去找刘观和马濂商量大事,不然江湖地位不保。
李宝瓶站在书院门口,目送两人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