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我只想打卡下班(2/2)
在他眼里这就是三四十分,使劲拉拽下可能多个三五分的水准,离及格线都还好远好远。
而且个头宽壮的人坐着都是大马金刀,充满了憨厚感。
话说荆小强自从暑假之后开学,无论是周晴云、陆妈妈、成老太还是学校里的师生,都很容易把他归结到踏实可靠小郎君的范畴,这个体型可能占了很大原因。
交响乐团是了心思的,这首歌曲从节奏、旋律都显得很俏皮,所以名为蓝天狂想曲,却没有把歌曲对象锁定在天之骄子的飞行员。
这是眼前几个简单乐器、文工团水准演奏员表达不出来的气质。
他很清楚,在文艺这个体系里,平京戏剧学院的定位是培养文艺战线的干部,之下才是电影学院、其他戏剧学院作为文艺界的高等学府,而文工团、歌舞团其实也有自己招收学员、新人培养上升的通道。
所以就像荆小强错估了中外、九十年代跟三十年以后的男女关系发展程度一样。
八九十年代外面社会上的有些东西还没传染过来,这里还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战天斗地气息。
现在各位不管穿不穿军装的,听了都频频点头说哦。
掷地有声的这话真没错。
现在他也算是听出来了,这个年轻人估计就是这种歌舞团、文工团野路子上来的,天赋不错,但唱了好多年,特别是在军队文工团这样固定唱法下,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全面培养的结果。
很多大师或者高手去给人指导,没什么重话,就是点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指标。
荆小强已经说得很客气了,你们这个水平,大概就这样吧。
同一件作品,定位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会截然不同。
哪怕是体制内的讴歌作文,选择展现这部分默默无闻的光彩,荆小强当时看了都觉得很有新意,也非常出彩。
最后狠狠的把手里曲谱砸地上:“这么高的音,还要这么欢快急促,怎么可能,你这么写,不是捉弄人吗!”
费那劲干嘛呀,边说边起身,准备走人。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说,他在本能的抗拒这种演绎方式。
这就像帕瓦罗蒂那样的胖子,却要跨行挑战撑杆跳,力量技巧灵活缺一不可。
这还是信奉人定胜天的年代,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这种风格本来就是军队法宝。
声音也是气势恢宏的字正腔圆,眼神还带着毋庸置疑的正气凛然,就像地下党员英勇就义前挂着铁链在怒斥反动派似的。
他腰圆体阔嘛,说这话就像个菩萨,还抱着胳膊,更显得四平八稳。
都笑着点头:“很好很好,再轻松点就更好了,非常好,非常棒。”
立刻就有个年纪比较大的开口:“这位作曲同志,既然邀请您来,就是希望能够诚恳的提出宝贵意见,这样藏着掖着可不利于打赢这场战斗!”
现在他也错估了90年文工团的专业执着程度。
能在演奏中有气质,已经是高手水准了。
这不过是个兵种分部地区级的文工团而已。
自然是摔得一次又一次。
原本《does your mother know》没这么高难度。
这就是艺术功底。
二话没说就陪着排练过。
原来刚才看似轻描淡写的评语里面,已经包含了难以逾越的高峰。
再放松点,再升华下,再投入点感情。
果然,交响乐团的样带,那肯定是铆足了劲的精品。
哪有时间来给演员说你哪点不好还要怎么改正。
艺术行业就这样。
到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的基本都是文化没落下的高端选手,所以荆小强才会觉得杜若兰那恋爱脑可惜。
也没那文化。
他那种营业性敷衍假笑,连挤在边上偷看的舞蹈小女兵们都能看出来。
甚至跟荆小强之前唱《does your mother know》的俏皮调侃甚至挑逗都不同,充满了洋洋洒洒的欢快,明亮又大气。
纯属交响乐团改编作词的时候,按照跟他合作的习惯……
简单点说,这首《蓝天狂想曲》是给荆小强量身定做的。
他也有点无奈:“录音机开着吧,我给你做个示范……”
不然没法下班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