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有种很熟悉的感觉(月底求月票)(1/2)
第294章 有种很熟悉的感觉(月底求月票)
黑仔对这种生活再满意也没有了。
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铁幕封闭,整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力量。
除了练歌,他们就是骑着自行车在市区到处转悠,拍照,找寻灵感。
荆小强还怂恿他们把自己这切诺基开走,找个司机向导陪他们去周围浙杭、水乡、徽州人家、六朝古都、黄山、西湖、灵隐寺,多的是地方感受大好河山。
沪海真是个人杰地灵又四通八达、内外兼顾的地方。
怪不得沪海滩上历来都是一拨拨儿的弄潮儿。
黑仔很沉稳的说慢慢来,他已经很确认自己会在内地长期发展。
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把一百万港币留在乡下买了房。
很想定居在沪海。
校方讨论可以给他们一个换专业转系的机会。
然后摇滚乐队也就成了炮妞的借口而已……
王峰本来对这种音乐学院的标准课程很不屑。
就像一个寝室几个兄弟,如果大家都懒懒散散的成天吃了睡,打游戏泡妞,大学四年可能啥都没做,忽的一下就过去了。
忽然这时候,荆小强仿佛有点印象,去年,不就是他刚来沪海的时候,在歌舞厅就带起来过一股弹唱风潮吗。
黑仔是地下乐队出身,有种特别的嗅觉:“春节前,在平京我们就到处看了不少日子,内地摇滚乐队几乎都是地下形式,他们现在有个最大的问题,排练场地。”
荆小强本来不屑的,平京那些人他都从来没想过去帮什么,玩摇滚的有几个好鸟?
刚开始可能是喜欢音乐,但很快发现是炮妞利器,这帮人基本就废了。
毕竟崭新的歌舞剧专业成立起来以后,新生入校成色还不可知,上面空无一人荆小强也撑不起场面啊。
所以对hk仔来说,这种落差距离还能接受,甚至有点新鲜的优越感。
师生们都知道他这是实打实的歌舞剧专业助教,整个舞蹈系下属的歌舞专业现在唯一的老师学生,就他独苗。
无所谓什么歌。
需要《祖国》剧组的成员不断刷声望。
黑仔描述:“hk有很多正规的排练房,可普通乐队是用不起的,平京那边很多在郊区农家院,沪海结果都藏在地下防空洞里,这附近甚至有个防空洞里藏了十几个乐队的排练场地!”
每周辗转于三地上课,笑称是新时代的抗大学子,颠沛流离的到处将就上课。
这也是他们这种乐队最大的问题。
荆小强一听也有点明白:“嗯,除了高校学生乐队,还有能在酒吧、餐厅驻场的乐队,社会上的乐队就没地儿练,他们还穷!”
因为他们的女朋友也陆续从hk过来,原本只是打算过来看看度假,也有留下来常住的打算。
总之绝对是上一世不可能看到的歌曲。
也就鼓手偶尔抬头看看这边,有什么需要帮忙不。
所以三四年级的成员很可能毕业以后有机会留下来担任助教甚至转正。
虽然不是朝着外滩这边的江边黄金地段,但在另一边也能远眺外港口岸的北外滩。
但荆小强也没什么可教给他的,就糊弄的建议他把《祖国》这首曲子好好研究下,这种风格特点,就是他未来应该把控努力的方向。
能有我熟悉吗?
去年……
低年级的则可以重新换条赛道,走这条没那么独木桥的闪光大道。
特别对于一直在歌曲里面表达对社会关注的黑仔来说,很喜欢。
荆小强却建议要不去蓉都开几场试试看吧,那是座比较特别的城市,格外享受安逸生活,应该对陈丹尼会非常追捧热爱。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最有高校跟消费基础的城市。
黑仔感同身受:“其实在hk也一样,甚至更惨,因为内地乐队排练扰民最多吵骂,hk稍不注意就投诉报警,所以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在平京多找几处就能寻见这些排练地,沪海一样,只要顺着乐器行多看看多问问就能找到地方。”
王峰很纳闷:“这首歌……始终给我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感觉每个旋律、动机和咬字,都刚刚在我的审美点上,就有种,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连带杜若兰、潘云燕领衔的歌舞剧团队,现在也集体面临选择。
剩下荆小强跟黑仔坐角落,看了好几首最近写的歌。
去年发生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