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分而治之了等于是(2/2)
荆小强懒得搭理她:“原则上我答应投资这部电影了,但这几百万投资回报太低了,所以冯导得把歌舞剧的版权给我,电影先上,歌舞剧后来,争取搞成我们歌舞剧专业的保留剧目,也算是让他长盛不衰了。”
安宁牵着他手走:“我也没睡,想你。”
众人表情又凝重不少。
可一翻开就愣住,标准的舞台剧剧本格式,大纲剧目,人物小传,特写白描,整整齐齐的手写满篇。
剩下安宁在那低头看着手里的两本剧本,最后一手拿一叠。
坐在角落的安宁,又有些痴了。
整个下午不亚于上了一堂专业普及课。
荆小强可会张冠李戴了:“沪海有帮人叫拷兄你们知道吗,他们现在已经系统化的在翻版进口磁带,我就是从他们那接触到很多外国音乐资料,我英语很好的……”
这下她相信荆小强忙不过来了,这噶腰子的手术时间她还是清楚的。
因为革命年代部队的比重很大,部队内在这所学校,部队外的就是平戏,相比之下沪戏就是小资发源地。
沪海就代表着跟国际接轨,这点跟平京有很大区别。
大家不由自主的就会看眼坐在旁边的安宁。
荆小强也就把当初自己在胡同摇滚舞厅的那番国际摇滚历史科普,拿来给在座各位从头细说。
确实对国内音乐趋势,艺术表达形式的演变具有很高的话语权。
但荆小强这边就简单明了。
荆小强不依着:“这个我可不敢打包票,歌舞剧到明后年的水平肯定要大幅度提高,你现在都跳不过杜若兰,那时候再说吧,这是要拿来充大场面的。”
安宁抱着剧本一起告别出来:“这里到电影制片厂就几站路,我在制片厂门口找了家招待所住。”
这种极低的门槛,恰恰也是现代音乐发展的方向。
整个脉络拉通以后,就是如此简单。
而且连国际上再过二三十年,对摇滚起源等等都不见得有统一口径。
军艺的各位听得聚精会神又恍然大悟。
一方面玩摇滚的有点异端,动不动就长发脏兮兮,另一方面当然是其他音乐门类严防死守,我们的阵地你怎么能抢。
这也跟西方现代艺术,越来越多看不懂的鬼画桃符共通。
今天首先是小范围的座谈会,搞清楚荆小强你发起这个高校摇滚音乐社的意图跟思路。
这时候好些位军装已经出现在会议室门口,荆小强爽朗的迎上去。
当年跟平戏在延安前后脚诞生,那时叫部艺,部队艺术学院。
又翻到最前面开始看,还埋头关心:“她不闹你?”
国内摇滚是87年随着老崔才开始萌芽。
荆小强讲得头头是道。
安宁就像遇见命里克星似的,不知道想什么眼角跳跳收敛下来嘟哝:“你好意思说,你也就是欺负我来劲,我说你就是觉得我太主动不稀罕……”
这三四年里国内一直是打压摇滚的。
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就是摇滚的自由特点。
军艺本来就是培养军队作家跟艺术家的摇篮。
美其名曰简单的四人小乐队组合,可以尝试作为慰问演出的小分队形式。
安宁马上羊眼圆瞪:“我就知道你把好的给她留着!偏心!”
于是文工团体系算是给这个全国高校摇滚音乐社做背书了,当然音乐社的管理也要交给文工团来指导。
最后才是高校摇滚乐队在各种防空洞里面排练的实际情况:“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喜欢玩音乐这没错,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是有限的,这种自由自在的音乐迷幻色彩又很容易吸引异性,其实这个问题,写诗的、搞文学的、搞音乐的都遇见过,只是玩摇滚的把这些局面走到了极致……”
荆小强叫苦不迭:“我也不想的,但她都知道了,我还溜外面也确实有点不地道,唉,小同志你看我这种毫无道德水准的渣男,你就不要纠缠在这种柴米油盐的琐碎局面里吧,你前景那么远大的。”
安宁却眨巴下大眼睛:“平京是她的,沪海是陆曦的,是这个意思吗?”
荆小强内心说卧槽,hk是陈姐姐的,我就这样被分而治之了吗?
所以安宁的结论就是:“那下剧组就是我的了,对吧?”
这让荆小强想起了某位大师的禅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