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中国人不坑中国人(1/2)
第334章 中国人不坑中国人
实在是冯晓夏那件去年夏天在沪海买的淡黄色衬衫加格子短裙,标准的荆小强审美。
甚至连冯晓夏已经娴熟成型的淡妆、发型都是荆小强教她的模样。
早就打下深深的印记,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散?
而且作为安宁这样的旁观者,对比下白莲婷的穿着,甚至也有点类似。
她还低头看了看自己。
那边俩加起来都不如她,可安宁就是觉得自己低了一截。
蛮烦躁。
她太入戏了。
电影拍摄杀青,还在后期制作,据说要到明年可能才会上映。
安宁不是女主,甚至女二、女三都算不上。
冯晓夏对白莲婷也是天然的当成姐姐,无论年龄、做派还是气质,都像个姐姐,又没那种高门大户的居高临下,就是感觉很难被激怒的似笑非笑。
安宁是真的敢怀抱炸药包直接冲撞:“我跟荆小强……”
谁说中国音乐就天然比国际上低一头的,谁说汉语唱不出韵味儿的。
荆小强都说她是个甩脸子爱把情绪挂在脸上的姑娘。
荆小强居然在大家都听得高潮连连的时候,来了个急转弯:“唱这么多英文歌,我想表达的就是,摇滚并不是只有愤怒,也有阳光灿烂,再换个角度,不是所有的音乐就是外国就天然好,譬如我们来首《沧海一声笑》,这应该就是我们古代的小乐队感受……”
可在安宁这里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白莲婷把捧哏或者说接下茬的素养已经形成被动技能,转头对林大女生:“幸好你不姓王。”
好像吝于表现自己。
老实说她演完戏回来,迫不及待的就把荆小强祸祸了,也是释放心底的情绪。
这会儿看着冯晓夏纤细身姿站在白莲婷面前,那姑娘又习惯性的哏着不冷不热的表情。
更阴暗更骇人听闻。
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面对面:“我叫安宁,元旦时候在戏剧学院见过白姐一次,这是小冯吧,春节前后我去拍戏了,在沪海没见到你。”
二娇呆滞。
“《no good in goodbye》,再见没有好处,谁都想扭转时间,重写自己的故事,可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谢谢……”
谁都没想到,荆小强在礼堂跟前辈们温和平静的谈起音乐形式,就那么几首已经公开传播发售的摇滚曲和民谣作为范本。
然后这位丫鬟也萌生出为什么我不能上位的念头。
对比台上尽情演绎的荆小强,她都觉得还是这姑娘最配荆小强。
普通人眼里绚烂美丽的高原,在她眼里心里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人骨法器,人皮乐器等等。
见了鬼,摇滚乐队四个人,如果不是录音棚音效,什么时候能捣鼓出这种排场。
最后这角色跪在雪地上始终不肯认错,活活冻死。
电影也这样,到底是猎奇的宣扬男权至上的优越感,还是抨击那种阴冷沉重,全在乎观众怎么看。
性格就像她一样倔强的角色,老张真是眼神毒辣。
还小声问:“这是谁呀……”
这跟她的叛逆相差太大了,她从来都不是个逆来顺受的脾气。
他这么一说,文工团员们居然笛子、二胡、琵琶提出来,配合键盘伴奏!
全场轰然大笑,可又不得不承认,潇洒!
真的潇洒!
十多首英文摇滚歌曲唱下来,基本上把全场摇滚青年们震得头皮发麻!
很苦恼犹豫,到底是听歌还是看戏!
冯晓夏也低头看了看,羡慕又哀怨:“好大……”
正好这时候荆小强终于送上最后一首歌:“摇滚是确确实实的舶来品,不是多高贵的东西,就是给大家娱乐放松的音乐形式,我想这样平和点放松点的态度,没准儿能让摇滚走得更好,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跟《沧海一声笑》同出一门的《男儿当自强》,衷心祝愿大家能玩音乐玩得开心,自强不息……”
安宁则是出镜最多的女主身边丫鬟,一直看着这位小老婆跟一二三太太争宠。
安宁就像一步冲拳被卸了力,气势都下滑了些:“我想说的是我跟荆小强……”
她这一堆关系下来,已经把冯晓夏绕晕了:“啊?我?什么关系?”
互补。
几个月都把自己沉浸在那个阴暗地主大院里做下等人,偏偏跟荆小强的纠葛又有另外几位姑娘。
冯晓夏慌乱,怎么来就把我算进去对话。
“《my victory》,胜利与否,都应该是我们努力争取过后的爱恨交融……”
毕竟他现在是什么地位身份,除了演唱会大场面,这武林盟主怎么会随便杂耍就摆弄几下呢。
首先得把自己当成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丫鬟,除了身体和容貌一无所有的丫鬟,获得老爷欢心是她改变命运,也能使唤别人的唯一出路。
女老板本来在认真听歌,以她会把投资这么大的餐厅免费提供给乐队唱歌,就看得出她是真爱音乐。
关注这干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