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全球输出不香吗(1/2)
第546章 全球输出不香吗
但事实证明,安宁这个影业公司老总的安排无比正确。
彻底把董事长的名声打响了。
对兰玲来说,她就是衣锦还乡。
哪怕不知道她其实已经主演了一部明星电影,起码现在她已经代表荆小强回来选拔人手了!
当初她可就是个文工团小文艺兵舞蹈员。
要争先进争表现有业绩有功劳,才有可能进到军艺学习。
现在居然换她来挑人。
大家都趋之若鹜的黄金机会,甚至堪称改变命运的鲤跃龙门机会。
现在掌握在她手中。
这样翻天覆地的地位改变,对文工团和军艺的青年军装们来说,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榜样。
荆小强的拼缝儿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没错,文艺产品出口创汇!去年拍电影前我们不是聊过吗,好莱坞大片、百老汇歌舞剧,都是价值观的输出,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没到百老汇公演成功,没到林肯中心唱咏叹调,也没去东京国立音大唱《雪原谷》,这一年我们都做到了,去年说的要把《雪原谷》放在沪海输出我们的价值观,但现在看起来,为什么不主动到国外去输出呢?又赚钱又输出,不香吗?”
曲老一辈子都是词曲作家,对这种擦边球不娴熟:“可以这样操作吗?”
他那点破事儿,放在艺术家里可以糊弄过去,放到军职是可以砍头的,旁边这位不也沾了点这个,一直落人口实吗。
八十年代国内深受右岸歌曲影响,九十年代又受到hk明星冲击,新世纪之后就是旗大片,互联网思潮。
就算不动脑都能想到,这份报纸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影响力。
音乐呀。
但贴身紧逼荆小强,就很有可能获得这样乌鸡变凤凰的变迁。
这是多么神奇的文艺工具!
居然从来没人用过。
紧接着各路领导纷纷汇集,简短的开会,系领导这个级别就带着兰玲去跟所有相关表演专业见面初选。
他又从自己另一边的裤兜摸出来一张复印单:“这是我们现在每个月的高校摇滚歌曲排行榜,来自于各校滚社反馈的高校点播数量,以及我们的专辑销售数量,还有消费者对歌单明信片的投票综合计算,未来每周都会出现在音乐报上,模板就是南方粤州出的《足球报》,每周一期,起码十六版,传递国际音乐潮流,优秀歌曲曲谱,各种音乐会、演唱会动向新闻……”
边说,边抓了办公桌上的纸笔勾画报头,大大的音乐俩字儿,旁边好小的文工报仨字竖着套红。
荆小强这个提法,简直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你跟音乐学院的教授甚至院长谈价值观输出,准保十个有九个半都斜着眼看你,觉得你是来搞主旋律样板戏给我们艺术家戴枷锁的。
曲老和李团忍不住站起来跟荆小强重重握手:“嗯,我们会把这支队伍交给你的……”
在这片战场上,输得裤衩儿都掉了。
“我一千万美元的年薪,专辑另算版税,如果接下来我打开了焦盆的歌舞剧局面,这一块儿我肯定能带着沪戏歌舞剧专业,乃至文工团这边的歌舞剧组,一起去赚小鬼子的钱……”
不可能让他这么个拿着学员证的家伙来带。
一千万美元!
曲老也抹头发:“你这经济挂帅也挂得太猛了!”
谁不想呢?
绝对的投入回报比超高!
这就等于是先做出了成绩,再来谈往后发展,就很放心。
立刻鼓掌。
毕竟文工团的机关报刊,当然有刊号,但级别非常高,起码外面文宣部门管不了。
光是在报纸上刊登词曲谱单,都能自带配音的把音乐传递开!
“所以,音乐报,就是对内招募各种音乐人才,这是我在高校摇滚音乐社的感受,不是所有人都在青春期、孩童期都能找到音乐梦想、启蒙音乐道路,但从大学生中间迸发出来的音乐天赋,培养起来一定是事半功倍的优秀好苗子,好了……我们赚这些钱,外汇归国家,利润拿来带动这些音乐人才、戏剧电影人才的培养,然后又跟我们一起走出去,不就良性循环了?”
但跟文工系统大佬谈这个……
李团二话不说:“好!我们全力支持你。”
最后三个字的划时代形容,让李团和曲老相视一笑,哈哈哈的的确感觉很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