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我真不是故意要搞这么大的场面(1/2)
第559章 我真不是故意要搞这么大的场面
但这事儿绝对是沪海音乐学院占大便宜了。
哪怕音乐学院可能不在乎,也瞧不上这么个港台明星。
别说未来曹菲会给沪音带来什么样的名声扩散。
单单现在,对新开张的通俗专业就太重要了。
余舒凡马上去给周教授打电话报喜兼张罗入学手续。
这事儿也不麻烦,港台人士嘛,有特权的。
安排个交流生、留学生身份来拿学籍很容易。
周晴云还不知道荆小强给她揽了个大宝贝,以为余舒凡终于开窍,给荆小强安排上美人计,能让小强多上心就好,连连说她去搞定手续。
荆小强这边就一边化妆做造型,一边探讨。
音乐报的大概轮廓已经传真过来,哪些需要修改调整;
鹏圳大学生摇滚夏令营已经接近尾声,王峰已经过去做领军人物;
他还是有些非比寻常的地方。
曹菲在内地一炮而红。
摄影师在旁边看到,已经忍不住先抓拍几张,啧啧称赞。
结果常丹琳却安排是做t恤、做背包、做旗帜。
大学生们在校园挥斥方遒不食人间烟火的各种矫情。
但这种独有的自身气场,如果用主流审美包装,反而会掩盖住光芒。
但能感觉到随着化妆进度,周围人在讨论工作的时候,开始不知不觉的停顿,注视着她的眼神越来越多。
荆小强早就许诺把hk这张专辑的收入拿来大学校园买钢琴、小提琴、小号等乐器。
那不更使劲到处推销磁带。
据说又写了一大堆歌曲,并且号召很多乐队,都这样到厂区去体验下。
可现在硬是被荆小强凭借一己之力,把流行音乐的重心扳到了沪海。
然后又把摇滚原本在平京的一枝独秀,散播到了全国呈星火燎原之势。
这里就不得不提常丹琳他们努力的结果,直接从工厂拿到的立式钢琴每台两千元,这就保证了原本只打算先送比较穷、比较差的那些高校,现在干脆全都送。
他们很多是进大学才离开父母,有了点财务自主,但又极度缺钱。
八九十年代做买卖都是刚摘掉投机倒把的帽子。
但实际上她的骨相就是偏清冷,荆小强还故意凸显颧骨、薄嘴唇这些非一般的特点。
这不是当初你撮合的湘南电视台合作项目吗。
她自己还看不到。
可能是昨晚滋润得太多,她今天的神色显得比较亲和甚至娇憨。
借着荆小强在鹏圳的名声,各区也很支持欢迎这些大学生。
全民倒爷的时代差的就是可以倒卖的东西。
磁带盒上也超出这个时代的标注“建议零售价19.9元”。
可买回去听过曹菲的声音,都会觉得尼玛,这声音气质和海报、封面上搭配简直绝了。
相比之下从拷兄出身的林阿大他们销售部,就属于勤能补拙的那种踏实。
精致的丝印图案中,既有枪炮与玫瑰这种的荆棘、锁链之类重金属摇滚符号,又有红星、熊猫等中国元素。
那就再委以重任咯,哪怕对方才十九岁。
整个海报都是薄荷绿的那种清冷色调,曹菲却一身火红的长裙,身高腿长脸小腰细肤白薄唇。
跟荆小强的歌声终于有个声音可以媲美。
从小在音乐家庭里面长大的他,这一个多月选择带了一组人直接住进工厂里。
这些装备将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勋章。
赚得其实更多。
大家买去销售纯属给提供个赚钱的机会。
据说大家都很震撼。
这都是之前从粤州那边考察学到的经验。
拷兄们更是熟门熟路的堵住了盗版渠道,一个劲儿的朝这些以往的盗版客户手中塞正版。
这钱拿去给一两千大学生加加餐什么的,也别那么清苦。
有人在宿舍寝室卖,有人去没有滚社的学校卖,有人索性拿到街上摆小摊儿卖。
她没去平京参加音乐报社,而是把鹏圳那一堆事务交给其他人。
相比之下钱还是小事情。
王峰不是一直在荆小强的建议下,到处走到处体验吗。
下周唱片进入销售市场,摄影师已经等着准备荆小强、曹菲拍照做宣传海报。
挺精美有范儿,荆小强看了都喜欢得在唱片公司挂上。
其实相比之下翻版带能赚多少?
这里和音像社渠道并行,六折拿货给你们。
多劳多得。
放到电子厂里的现实来感受下就会烟消云散。
粤州、鹏圳的歌厅,本来是国内最火的潮流前线。
因为南下更开放,各种港澳台的“老板”消费力也更强。
自己带了些人手回到江浙,顺着之前那些江浙大学生跟钢琴之乡、小提琴村、吉他镇之类的联系。
但在很多滚社学子的眼里,荆小强就是卖了专辑的钱,用来给高校赠送乐器。
非要跟陈薇羽、潘云燕这种专业美人比长相,她肯定有差距,和安宁、邹珣这种职业演员比气质,她又差点。
开敞式的办公会议区,一些滚社的沪海大学生在旁边围观倾听,蛮激动的很有参与感。
既然有这个超乎寻常的事业心,那就自己操持起来,我给足你支持。
区别大得很。
化妆师古井不波:“严肃点,工作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