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搞这么大场面,真的很辛苦(1/2)

第959章 搞这么大场面,真的很辛苦

荆小强表达的就是自己啊。

本来明年从平戏毕业的他就是正在经历这场电脑时代的革命,还在风口刚刚开始就有机会接触到电脑。

却纠结在注定无果的虐恋情感里,无心修炼。

当同伴在好奇的学习深研时候,整整三四年荆小强都错过了。

后世人都知道,计算机可是被誉为新工业革命的标志,而这一档子又是后面信息化世界的必由之路。

凡是踩上这些步点的人,哪怕绝大多数是无意识的幸运跟风,哪怕电脑城开个档口,那些年也能赚得满嘴油。

他偏偏错过了,还带着有些赌气的狭隘,偏不搞你们这些歪门邪道,我出国去学最正统的舞美、影视。

其实就是怂,离开拼杀已经白热化的内地影视圈,到国外去躺平放松,再也没有爬上行业领先、技术巅峰的机会了。

从改开到后来无数风华正茂的国内精英,到国外其实都这个人生线路。

谁不想躺平享受资本主义福利呢。

他们来之前肯定就有定论,那东方神奇小子的剧目创新值得分一杯羹,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有益无害。

只觉得太好看了。

歌剧还能这么改?

歌剧、古典音乐的拥趸们,动不动就你懂什么歌剧之美,古典音乐的内涵根本不是浅薄的外行能理解,其实就是想保有那点阳春白雪的优越感。

一对比,就很烦!

显然圣卡罗剧院的各位也在亚平宁半岛的地中海阳光下舒坦太久,日复一日的演好老祖宗那点戏码,年复一年拼命打磨演技唱腔上那点细枝末节的精度……

穆春雷抱着手臂在那看得津津有味。

全程看到的所有亚洲人对他们不都是恭恭敬敬的跪舔么。

要是他们搭建好百年老剧的场景,开始在亚洲公演,这边直接把新剧也摆出来打擂台。

他们内心非常清楚,无论名气、好看、好听,样样都吊打他们,唯有正统这个名号还在他们手里吧。

这时候又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了。

而要论守旧,大嘤子民循旧制的传统,全世界都得喊老大。

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就把这种脱离下里巴人的小心思说透了,装什么呀装。

然后再推出全面歌革新的剧目再创作。

排练厅的hk人们莫名惊诧,怎么能对国际著名歌剧院如此大不敬呢?

要不是荆小强这两年在hk文艺界的名声太盛,恐怕都会有人跳出来指责他不懂规矩了。

是哪个区的议员还是什么乡绅,也算是文化中心的捐赠大户了。

看荆小强吊儿郎当的靠那意味深长的笑。

荆小强也确实帅,从单腿倚着坐在投影仪的小柜上起身,因为录下的音乐陡然变化,他带着腔女高音得意洋洋的“摔倒”在地上……

九十年代hk特别流行的这种高垫肩洋装套裙,束腰宽肩,很有时装气息,配搭船型帽就很有空姐或者说高端柜姐的气质。

摔地上的“姐姐”气得跳起身来,颐指气使的目中无人大骂……

熟悉剧情的意呆利人没有动,看过排练的内地歌舞剧团队没有动,唯有hk人那边纷纷起身哗然。

各种交头接耳,这是不是会得罪洋大人,以后彻底不带我们玩儿了咋办。

哪怕是这样,还是让香蕉人们坐立不安。

就他们犹豫这么下,看他们脸色不豫。

有生活体验,特别是熟悉第五大道那些奢侈品牌尿性的人立刻能会心一笑。

不然肯定要骂罗伯特喧宾夺主、破坏局面,拿着我们hk的钱还这么得意。

姑娘们的姿态就更装腔作势了,带着整齐的舞步跳出来,表情惊讶却又带着鄙夷的如麻雀般散落躲开点。

只要这出戏火了,未来就是天底下再提到《秘婚记》可就是百老汇的版本。

论跪欧美,hk这种被殖民百年的地方要比划,别人都得退下。

原本想着还可以挑刺,可以讨价还价,哪怕他们上次已经彻底服气荆小强,现在还是带着傲慢来到东方,以为可以多争取点筹码。

失去了创新革命的能力,就只能吹精神了。

总之胡德尔松他们这些小崽子哪怕不敢鼓掌叫好,已经看得目不转睛、悠然神往,人类幼崽被美好场面吸引的天性没法泯灭。

但这都比不上对专业人员的冲击。

荆小强嘿嘿一笑:“这全新的著名剧目,原本是想打着hk文化中心跟意呆利合作的名号,如果你们不愿冒这个风险,那就沪海来丢这个脸哦?”

荆小强就是那个打破他们精神肥皂泡的存在。

他们不明白荆小强正在跟顶级剧团之间极限拉扯。

而且还有什么场面能比这样的名品店桥段更让观众觉得喜闻乐见?

原有歌剧里面只能用吟唱咏叹调的形式来表现的剧情,现在这样又唱又跳的欢快场景。

论演唱功底,没谁能比他更精湛,谈打磨就没什么意义。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罗伯特你能不能保留我们中国人的谦卑……

毕竟烤面饼加点菠萝真的很好吃又不腻,就像眼前这出剧,到处都透着轻松时尚的元素。

太没有礼貌了!

沪戏这边的师生就情绪振奋,奉若神明!

小强永远是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