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风姤,殷商初见(8)(1/2)
第31章 天风姤,殷商初见(8)
新祀有祭,老王是陟,三月不出,新王将祀。
王朝更象,周以复始,有衰有兴,古来皆此。
祀首月,整座殷都被托王的入葬与祭祀所占据。
戎胥甸等高爵显贵自然在参祭之列,而侯伯们的家眷则无权露面了。
祭后闲暇,戎胥仲潏便安心蜗在费地,常观看两孙儿习武,尤其是牟儿。
他也在判断,孙儿能否承受‘伏兽桩’的修炼。
发现举手投足间,血气旺盛,果真壮实了很多,甚至个头也还在长,近乎九尺,叔伯们见了也都忍不住赞一句,大小子了!
再回想近月来,全不见心悸虚汗,也不再动辄困倦无力,虽不明所以,却不妨碍他判定,孙儿当可修炼巫武!这也是自己唯一想到,能破除爱孙早夭之厄的法子!
他与儿媳一番商量,便决定自即日起传授孙儿巫武。
戎胥牟自然要从巫武之基,桩法学起,所谓‘学拳先学功’。
功即桩法,取自木桩之意,求得是静中炼骨肉。以秘传的身形姿态,磨炼体魄,再辅以吃食,甚至药血的浸泡,强健筋骨,以改先天体魄。
巫武由桩法和拳脚组成。桩法是根本,决定了人有十分气力,还是三分气力;而拳脚则是依仗,决定人能使出七分劲还是十二分。
至于阿爷嘴里的武道,听上去高深玄奥,连阿爷都自承,犹未体悟。
尽管氏族的桩法传承各有不同,但无疑都是甲肉境最为基本的修炼。
按阿爷的说法,有桩法需常年食肉,有桩法甚至要食毒,而他戎胥的桩法修炼则需以调了药草的猛兽之血来浸泡全身,‘伏兽桩’得自上古之法,正是以兽血补足先天之缺。
无怪巫武只有大宗族掌握,先不论是否有传承秘法,单说这炼武所需的一应消耗,便不是小族小门能负担得起的。
“咱家的巫武脱胎于鸟俗氏的《伏鸟道》,但大宗的巫武却远没有我戎胥这般强,牟儿可知为何?”
“是阿爷强吗?”
“哈哈哈,你阿爷当然是不弱,但你四伯那等中人之资与惫懒的性子,却也能炼个铜骨小成,可不是阿爷的功劳,这就要说说你轩曾祖了。”
“难道曾祖比阿爷还厉害吗?”
“你曾祖未能罡身,甚至连铜骨巅峰都未到,只能说他老人家教儿子的本事比你阿爷强,哈哈~巫武之道,细分三境十二阶,三境分别是甲肉境。强健筋肉,打磨气力,可达一鼎千六百斤;铜骨境,暗劲锻骨,化骨为铜的,可达三鼎五千斤;罡身境,化劲炼腑,凝罡于身,可达九鼎一万五千斤。而每一境,又分初成、小成、大成与巅峰四阶。阿爷如今五鼎之力,是为罡身小成。然巫武修炼,越往后越是艰难,耗费时日越多,到阿爷这等气血衰败之龄,已不进反退了,此生也无望再进一步,唉~”
“那阿爷为何说是曾祖之功呢?”
“先考自有际遇,年少时与先妣,幸得上古传承,两人将其与鸟俗氏的《伏鸟道》和骊戎氏的《驭虫经》三者融会贯通,创出了《伏兽杀道》与‘伏兽桩’。可惜你曾祖身为介庶子,炼武较晚,成就有限,倒是成全了自幼习炼的阿爷我。之后阿爷在生死之间破入罡身境,领悟刀法,才又创了《伏兽杀刀》。只是这刀利则利了,能斩破桎梏,可这刀伤人也伤己,斩自身精血,所以啊,阿爷绝难活到吴老儿那等耄耋之龄。”
“啊!若伤及性命,那叔伯为何还要修炼!”
“傻牟儿,这世间纷争无数,没有强武傍身,便要任人鱼肉宰割,你是想象阿爷这般人人敬畏,还是象奴隶一样,如蝼蚁,任人践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