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好学生(1/2)
第854章 好学生
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在大洋帝国布里斯班经过了长达55天的谈判后,签订了《布里斯班条约》,正式结束了在远东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
这场发生在远东的战争规模大,损失重,打的极其血腥惨烈,对20世纪现代军事发展影响至为深远。
日方陆军13个师团全部投入战争中,战争中,扶桑国修改了征兵令,服役年龄从32岁延至37岁,动员能力已接近极限。
乃木希典大将的第三军胜利归国时,乃木希典大将在船里迎风洒泪,赋诗曰:“皇师百万征强虏,野战攻城尸做山。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
返国后
天皇为军队组织凯旋式,在祝捷欢迎的大会上,乃木希典的第一句话就是:“吾乃杀乃兄乃父之乃木希典是也。”
此言一出,欢迎的人群中人们恸哭成一片,悲伤的情绪弥漫在祝捷大会上,思念远方战死的亲人。
9月17日
大洋帝国接到了沙俄帝国发来的一份大订单,包括一座2万吨船坞,一座大型船厂所有机器设备及基建,12万吨水泥,1.6万吨钢筋以及其他的各类后勤物资,包括数10万条羊毛毯, 羊毛大衣, 2万吨面粉,1500吨各种罐头,5000顶帐篷,各种被装, 士兵腰带和皮具水壶, 皮靴等等,合约总计13.5亿法郎, 约值6700万英镑, 1.35亿金洋。
这份超级大合同包括修缮4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及更多的驱逐舰, 完全就是一副重整军备的样子, 覆盖了陆海两军。
至于这份超级大合同为什么用法郎计价,原因很简单,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于盟友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隔岸观火极其愤怒, 严重威胁到法俄同盟的存在。
而法俄同盟是法国在欧洲与德意奥三国联盟对抗的基石,绝不允许有任何一点闪失,因此,法国人捏着鼻子为沙俄支付了这笔账单,以取得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谅解。
这就不关大洋帝国的事儿了,立刻为了履行这笔大订单, 开始组织规模宏大的货船队北上, 动辄由数10艘万吨巨轮组成的大型货轮船队陆续北上,带去了海量物资。
此事令扶桑国大为惊恐, 不但向俄法两国提出严重抗议,而且向大洋帝国也提出了严重抗议,并且联合英美两国施压, 力图搅黄这笔大生意。
结果,大洋帝国根本没有鸟英美两国。
至于上窜下跳的扶桑国, 太平洋舰队汇集所有精锐主力战舰, 组成了两支阵容含4艘战列舰, 10艘巡洋舰的强大舰队, 一支沿南海到黄海,经过对马海峡北上。
一支沿台湾、琉球、扶桑列岛以东太平洋北上, 经过宗谷海峡,最后两支强大舰队汇集在在北方四岛以北海域,举行了大规模实弹实兵演练,震慑有点儿狂妄自大的扶桑国。
经过此事之后, 扶桑国鸦雀无声, 英美两国脸上被打得“啪啪”直响, 除了在舆论媒体上发一通牢骚之外,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靠强大的实力作为底蕴, 大洋帝国在日俄之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对于沙俄来说,大洋帝国是其在远东唯一的大量物资提供者, 英国和日本都是敌人,旗国是全力支持敌人的潜在敌人,而盟友法国在法属中南半岛完全没有工业基础,无法提供所需物资。
远东边疆区想要迅速恢复, 与其从沙俄欧洲部分万里迢迢的运输物资,不如从大洋帝国获得, 反而更加便宜实惠, 而且供应有保证, 质优价廉。
海参崴港口即需要建造坚固的要塞堡垒群, 打造一个攻不破的乌龟壳子, 而且需要建设一座2万吨船坞,给困守在港口内的太平洋舰队维修战舰,恢复战斗力,这全部都是当务之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