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明心见性(2/2)

楞伽经、伏虎棍、香板、木鱼皆为菩提达摩祖师信物,谁持有,亦代表谁是少林嫡传正宗。信物实乃祸端,不要轻易示人。否则,危机四伏、命若悬丝。

都说佛门清净,其实佛门只是广大,何谈清净?心怀叵测之人也常以慈眉善目示人。

我恐人害你,恐神秀弟子追杀慧能祖师、抢夺衣钵的往事重演。你明日一早,借下山挑水,速速离去。”

胡长冈一愣,道:“师父,那我该去往何处?”

老和尚道:“逢油则止,遇绵则藏。我在河边芦苇中已为你安排了一叶扁舟,你操舟南下,从长江返蜀。

你走后三年,我才会离开人世。你好自修行。不宜过早传法弘道,宣讲禅宗法门。因为这几年,佛法都很难兴盛起来。

待中原战乱结束,天下太平,你再回嵩山,将达摩祖师信物出示于众。整合劫后余生的少林弟子,重建少林,弘扬佛法,共护经论!

如一灯,燃百千灯。”

……

第二日一早,胡长冈同往常一样,头戴斗笠,肩挑两个大木桶,下山挑水。他穿过峡谷上空的吊脚桥,再翻过明月冈,跨过一座石拱桥,来到平日取水的桂林溪涧。溪水汩汩,清澈如镜,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胡长冈将扁担和木桶放下,从木桶底部取出一个背囊。背囊里放着香板、木鱼和油纸包好的《楞伽经》。胡长冈将《楞伽经》放入胸口衣袋,背着背囊,手拎达摩伏虎棍,蹚水过珍珠滩。

又走了半个时辰,眼前出现一条大河,大河奔涌,一泻千里,在广袤的原野间浩浩荡荡铺开,向东奔腾而去。

大河两岸苇草茫茫,杳无人烟,唯有一两艘帆船,在水天交汇处,时隐时现。

胡长冈按照老和尚指点的路线,来到一处芦苇荡,一座古朴的残碑矗立在苇草间。一群水鸟在苇草中盘旋啁啾。

胡长冈拔开苇草,沿着河边的草痕直行,惊起一群鸥鹭。在芦苇荡的深处,

有一个小小渡口,一叶扁舟栓在渡口的大石旁。

胡长冈正要上舟,突然停步。返身跪在地上,冲着少林寺的方向,重重磕了几个响头。泪溢出他的眼角,久久不忍离去。

矗立良久后,他一咬牙,大步迈入小舟,解开缆绳,就要挥桨入水。

只听芦苇荡的深处,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长冈兄,别来无恙否?”

……

注释:

老和尚与胡长冈的对话,改编自五祖弘忍祖师传法于六祖慧能祖师的禅语和典故。

参考文献

1、《坛经》,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

2、《知中禅的入门》,主编罗威尔,中信出版社,2017年9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