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花拉子密(2/2)
时间一长,随着玄武门之变慢慢淡出人心,太宗皇帝终于打消此念。
贞观二年,太宗皇帝下旨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贞观十六年,追赠太子,谥号为隐。”
说到隐太子跟毗沙门天王的关系时,孙大善人一笑,补充道:“《释氏源流》记载:‘起义兵。则神人应而同力定乱。卫太宗而成大功。’
‘昔唐太宗从高祖起义兵,有神将于前,自称毗沙门天王,愿同力定乱,其将猪首象鼻者,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诏天下公府皆祀之。’
意思是高祖起兵时,有自称毗沙门天王的天神发愿同力定乱,手下有猪首象鼻的神将,护卫唐军战无不胜。太宗皇帝即位之后,下诏天下州府都要供奉祭祀毗沙门神。
这位毗沙门天王暗指隐太子。若我没有猜错,这位猪首象鼻的神将就是拉子密。
此外,《册府元龟》记载:‘以太宗皇帝先置毗沙门神及功德在蓬莱殿’。
由这几条记载可见,太宗皇帝晚年愧疚,把毗沙门神像和功德供奉在自己起居的蓬莱殿。
……
玄宗皇帝少年时,曾经因毗沙门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乱事,故特令大唐军队供奉之,唐军之中,皆以毗沙门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以保佑武运昌隆。
不空三藏法师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记述:
‘天宝元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州府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供养。’
毗沙门天王就是多闻天王。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
……
孙大善人补充完,波妮阿蒂继续讲道:“玄宗登基时,距离玄武门之变已过百年,隐太子一脉已经对皇权构不成威胁。
加之玄宗皇帝尊奉毗沙门天王,隐太子一脉才从碎叶返回大唐,落叶归根,隐于西蜀剑南道绵州昌明青莲乡。
李白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玄孙。其谱序为李渊——李建成——李承宗——承宗之子——李客——李白。”
……
“啊!”这段往事太过离奇,白复虽有准备,还是不由惊呼一声。
白复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李白身世的?”
土行孙尴尬地笑了一下,道:“我盗入了隐太子的衣冠冢,翻阅里面秘藏的文献,包括太宗皇帝的亲笔手谕。
当然,我只是翻看证物,一物未取。”
“那也只能证明隐太子有子嗣传承,不能证明李白就是隐太子的后人啊?”白复问道。
波妮阿蒂狡黠一笑,道:“我把谪仙人给绑了,把真相给蒙出来了!”
……
白复又可气又可乐,能这么对待大唐诗仙的,一定不是大唐人。
注释
佐证李白为李建成玄孙说的文章:
1、《论李白的宗室情结及对其人生诸要素的影响》,朱秋德摘自《丝路学刊》1997年第4期
2、兼霞《李白身世之谜》(《中国青年报》1985年7月28日(介绍台湾学者罗香林关于李白身世的说法:武德末年,玄武门兵变,李建成兵败身亡,妃子托孤于宫女,随商人入西域。这个遗孤乃李白的高祖或曾祖。到李白这一代,他父亲因故国之思而迁入蜀中彰明,李白则入中原寻根。)
3、褚问娟《李白身世的研究》(《艺文志》第196期)一文,亦持相类说法。
4、韩维禄《李白“五世为庶”当为李建成玄孙解》(《山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一文认为,李白乃唐宗室,其关系为李渊--李建成--李承宗--承宗之子——李客——李白。李白不公开自己的家世,乃因唐初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李建成及五子、李元吉及其六子,并除其属籍于宗室。
5、徐本立《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一文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