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1/2)

第1754章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螺螄粉就端上来了。只见每一碗粉都米粉洁白如玉,粗细均匀,搭配著鲜美的螺螄汤,上面还点缀著酸笋、木耳、生、腐竹、青菜等丰富的配菜,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李瀟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挑起一筷子粉,吹了吹,然后放进嘴里。爽滑的米粉裹著浓郁的汤汁,酸、辣、鲜、爽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刺激著味蕾。“哇,这味道太正宗了!”李瀟忍不住讚嘆道,“这才是真正的螺螄粉,比我以前在其他地方吃的都好吃。”

张悦东也尝了一口自己的三鲜螺螄粉,点头说道:“確实好吃,这个三鲜螺螄粉的汤头很鲜美,里面的虾仁、肉片和鸡蛋都很新鲜,口感丰富。”

林一飞一边吃著自己的招牌螺螄粉,一边说:“我的这份也不错,螺螄汤的味道很浓郁,配菜也很丰富,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的食材,很满足。”

他们一边吃著粉,一边交流著对螺螄粉的喜爱。李瀟好奇地问:“你们知道螺螄粉是怎么来的吗?”张悦东和林一飞都摇了摇头。於是,李瀟便给他们讲起了螺螄粉的传说:“相传在唐代,柳州有一位名叫阿牛的农民,他在田里劳作时,发现了许多螺螄。他把螺螄带回家,煮了一锅螺螄汤。可是,螺螄汤虽然鲜美,但螺螄肉却很难吃。於是,阿牛就把家里的米粉放进了螺螄汤里,没想到,米粉吸收了螺螄汤的鲜美,变得格外好吃。从此,螺螄粉就诞生了。”

听完故事,张悦东笑著说:“没想到螺螄粉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不过这只是传说,螺螄粉的真正起源可能要复杂得多。”林一飞也说:“是啊,不管它的起源是什么,只要它好吃就行了。”

三人吃完螺螄粉,心满意足地走出粉店。他们继续在古镇里逛著,欣赏著古镇的夜景。夜晚的窑埠古镇格外美丽,灯光璀璨,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朴典雅。江面上,游船缓缓驶过,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他们沿著江边漫步,感受著江风的吹拂,享受著这美好的夜晚。

第二天,三人来到了柳州螺螄粉產业园,想要深入了解螺螄粉的製作过程和文化。柳州螺螄粉產业园位於lz市鱼峰区葡萄山路洛维工业园內,园区占地面积约为 50公顷,以螺螄粉文化为特色,包含螺螄粉生產企业、螺螄粉文化博物馆、螺螄粉文化展览馆、螺螄粉原料研发企业、螺螄粉包装企业等相关单位 56家。

他们首先参观了螺螄粉文化博物馆,馆內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螺螄粉的发展歷程、製作工艺、文化內涵等。在博物馆里,他们了解到螺螄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今独特的风味。同时,他们还看到了螺螄粉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製作过程,以及各种与螺螄粉相关的器具和包装。

林一飞一边看著展品,一边感嘆道:“没想到一碗小小的螺螄粉,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和故事。”李瀟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不仅仅是一碗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张悦东说:“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我对螺螄粉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佩服柳州人把螺螄粉做大做强的决心和智慧。”

接著,他们来到了螺螄粉生產企业,参观了螺螄粉的生產车间。在生產车间里,他们看到了现代化的生產线,从大米的研磨、米粉的製作,到螺螄汤的熬製、配菜的准备,再到最后的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著。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螺螄粉的生產工艺和质量控制標准,让他们对螺螄粉的生產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参观完生產车间后,他们还体验了 diy螺螄粉的乐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亲自挑选食材,调配螺螄汤,製作出了属於自己的螺螄粉。虽然製作过程有些繁琐,但当他们品尝到自己亲手製作的螺螄粉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离开螺螄粉產业园后,三人来到了五星商业步行街,这里是柳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匯聚了各种品牌商店、餐厅、电影院等。他们在这里逛了一会儿,买了一些柳州的特產,如袋装螺螄粉、柳州奇石等。

晚上,他们来到了一家餐厅,品尝了柳州的其他特色美食,如螺螄鸭脚煲、酸笋炒牛肉、柳州烤鱼等。这些美食各具特色,让他们大饱口福。

在柳州的这几天,三人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螺螄粉和其他特色美食,还深入了解了柳州的歷史文化和工业发展。他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