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老厂的新生机会(1/2)
第926章 老厂的新生机会
正当龙雾峰准备打电话请示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龙雾峰接起电话,对面急急的说了好多,龙雾峰只是淡淡的来了一句:“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
龙雾峰冲着包大同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比划了一个三,包大同秒懂,赶紧在纸上记下新的数字。
十二点七毫米的生米,再追加三千万粒。
此时,夏国辽东。
当地人从来没想过,几年之后这里会发生大变。
在白昊重生前,这里曾经连续十年,无数的厂子倒闭,数以千万人失业。
其实白昊也不知道。
真的就是一个小时,来了一个穿制服的,他进来的时候,跟着他的人就把门外人的挡开了,然后守在门口。
九厂特别组。
“能,一定能。”田万斤抢着回答。
郑冬山。
此时,这里已经显出颓废之势了。
没一句废物,直接给一只信封。
没说什么事,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
郑冬山赶紧去扶:“出什么事了?”
“签字、回执。”
也对,骗子怎么可能用这个颜色的电话打过来呢。
这笔巨大的支出压的这些老厂子几乎已经喘不上气来。
九厂为什么要订购这个,能问吗?
“电,电话。九……九厂的电话。”
让郑冬山震惊的是,信封最后的落款竟然是九厂特别组。而这信封内的要求是,半年之内,提供优质的五点五六毫米生米七亿粒,七点六二毫米生米两亿粒,十二点七毫米生米,五千万粒。
郑冬山摇了摇头:“换成我,我也不分。凤凰山城的钢厂有钱,一边生产,一边安装新设备,一边提高技术,他们生产的质量好,价格低。”
陆守业。
这位出了门,坐上车,车上有人等着。
这窟窿大的让他内心有种无力感。
一个中年人站在这一片的中心位置,抬头望着天。
厂里没活,车间就没活,班组自然也没活。
田万斤回答:“九厂那帮混蛋,干的就不是人事,撑的撑死,饿的饿死。咱沈州大学,食堂保证天天有肉,就是九厂供应的。我去了凤凰山城,凤凰山城的钢厂没日没夜的加班,最少的一个,活都排到半年后。”
绝对不能。
因为来的这位,一看就是穿了半辈子制服的。
两人同时叹了一口气。
这些厂子很难。
他们要负责太多退休人员的工资,而设备许多都是比退休职工的年龄还老的设备。
九厂电话值当这么紧张?
昨天,他刚刚看到报告,仅去年一年,这个城市的大小工厂亏损二百多个亿夏国币,这还不算以前亏损的。
竟然是红色的那部。
这就代表着,又关停了几处炉子。
来人冷冰冰的说了一句:“能完成吗?如果不行,我们会考虑备选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