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这个仗该不该打?(2/2)
还是伤亡殆尽,所以延缓了日军速战速决之行动,但与大势无改。
校长,副团座,参谋长,日军到我们这里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加入了陈潇的队伍后,经历的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每一次都能有效地杀伤日军,让他发现,其实日军士兵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也会死,并没有那么神!
在淞沪会战,伤亡比例也相当悬殊,难道那些士兵都不能打吗?
当时,委座视作能稳住阵脚的桂军第七军,第48军,破天荒的敢对日军发起反冲锋,但结果又如何?
但白给不一样,白给也是正规军校出来的,以前还是中央军最重要的一个师,200师的一个营长。
200师是什么部队?
那可是国府目前为止最出名的一支战车部队,机械化部队,相当能打的部队。
因为第一,陈潇没有教到,第二,他们没有经历过。
就连现在行军,也只能走半天,剩下的半天说是学习,其实不过是顺带,最主要是避过日军飞机的侦察与轰炸。
我的意见,是暂避锋芒!
而且,我方的武器装备与日军的武器装备相比,我方无论是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又或者是步兵炮,25磅炮等等,都比日军有优势。
与大部队不一样,此前你们行动的不过是两三百人,但现如今有四千余人,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这如何打游击?
他们经历过的就是,冲锋陷阵,打仗,伏击,而且都是小规模的。
你们此前的战例,不过是偷袭加伏击,现如今对方一千余人,你又如何偷袭又如何伏击?
你可知一千余人,行军队伍能有多长吗?”
梅日万的职位也是团部参谋,他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打与不打,其实全看校长定夺。
想当初,我们川军团老人也只有孟营长林营长等老人六十余而已,但校长接纳了我们这二百余人,经过不到十天训练,我们便打得日军找不到北。
“按直线距离是离我们大概10km左右,但是考虑到盘山公路,还有因为山势太过陡峭而修成的蛇行路,按全程算的话,日军最少离我们还有15km左右。
林译和孟凡了虽然现在是营长,但是他们其实都是从小兵上来的,阿译虽然上过几天军官培训班,但那是速成的,跟这些正规军校出来的军官说话都没有底气。
为什么不打?
我的意见是打!”
因为,陆鑫是跟着他过来的,现在在这支队伍里面,算是他的一系,陆鑫的一言一行,可是能反馈到他身上啊!
常乃超赶紧打住陆鑫的话头:“陆参谋不要胡说!”
权衡利弊,我的提议是,在能打赢的情况下,打他一架!
在能打赢的情况下,尽量保存实力,尽量不要让士兵牺牲太多!
我不知道与校长后面的打算有没有冲突,反正最后的决定还在校长手里。”
陈潇笑了,开会不到五分钟,到最后皮球还是踢到他这。
“打和不打?
其实你们最主要是担心战士们的战斗力问题对不对?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我的决定就是不做决定,让战士们自己做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