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还得加钱(1/2)
第741章 还·得加钱
林为民的想法,杨伟光已经在电话里聆听过。
要求见面是因为兹事体大,面谈更有诚意,也可以了解更多细节,除此之外,杨伟光心里还有点其他的想法。
如今的央视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建立起一整套电视剧采购的正规流程,杨伟光对于林为民开口就能提出收视率挂钩合约这样的点子,心中充满了好奇和佩服。
聊着收视率挂钩合约的事,他却不断的询问起电视剧采购的方方面面。
林为民回答了他几个问题,有点觉得不对劲了,“杨台,你这到底是来谈事的,还是来考我的?”
杨伟光毫不避讳的笑道:“你也是我们央视的顾问嘛,我来跟你取取经,有什么不妥?”
林为民无语,顾问都是八百年前的事了,他说道:“伱问的这些问题,可都是另外的价钱!”
“价钱好说,我今天可是带着诚意来的。”杨伟光意味深长的说道。
有诚意你倒是说条件啊还不是想看看能不能先白女票?
“什么诚意?”林为民直截了当的问道。
杨伟光表情一滞,没想到林为民这么直接。
老周犹豫道:“这么干,会不会让人家觉得我们言而无信啊?”
刘燕明此前提出由他出资200万和国文社合作成立影视公司,他只占四成,国文社占六成,等于国文社股份就值300万。
老周张口结舌,要说无耻,还得看为民的。
“不过,这个合作条件,我们觉得还是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林为民神色从容,“国文社只是一家出版社,如果真的搞独资,一方面会分散我们的发展精力,另一方面影视公司投资大、风险大,也不符合社里预设的发展道路。”
杨伟光总算是听到了一些干货,觉得这钱没白。
他本能的有些不高兴,但还是问道:“那贵社的要求是多少呢?”
“我成本就12万一集。”
新的一周,国文社职工们如往常一样上班,三巨头却又悄悄的聚在了一起开小会。
杨伟光觉得林为民说的有几分道理,可他一想到自己了二十多万就听了那么几分钟,就感觉亏的不行。
以他对林为民的了解,对方肯定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刘燕明心中思考着,联想到了林为民跟杨伟光的那通电话。
他求合作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有可能和央视达成合作吗?
“那我听你的。”老周很没节操的说道。
“什么叫我说变就变?这不是昨天谈的太顺利了嘛!”林为民的表情有点得瑟,继续道:“之前只是有跟央视合作的可能,现在可是板上钉钉。杨台已经答应了,新公司的项目以后央视优先采购。新的影视公司,我们就是卖个壳子也不止300万啊,必须得加钱!”
杨伟光急忙拉住他,“那你说多少?”
你们以前那种方法说白了就是太糙,要是按照我的想法来,可以直接将项目部按照区域划分成多个编辑组,对接各个制片方,保证每个编辑组都能尽可能全面的获取国内外的电视剧制作信息,并且与各类制片方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畅通的交流。
想到这里,刘燕明忍不住问道:“林老师,恕我直言。其实你们国文社也并非拿不出这500万来,而且有您和杨台的关系在这,你们即便是自己搞影视公司,也并不算什么难事。”
这时林为民说道:“杨台,我们国文社跟海闰广告准备合作成立了影视公司,以后可得靠您多照顾啊!”
“林老师,以后还得跟你多交流啊!”杨伟光消化了一会儿刚才所听到的内容,笑容可掬的对林为民说道。
对于你们央视来说,降低购剧风险的方法无非就是两种。
“刘总,之前你那个合作的想法,我已经跟社里的同志们沟通过了,大家都比较认可我们的这个思路,合作不是问题。”
能搞到多细,全看你这个台长的决心。
杨伟光算是看出来了,林为民这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把他给喂饱了,别指望从他嘴里套出有用的东西来。
杨伟光一见他的笑容,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笑容并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500万吧!”
细化流程和标准嘛,其实也简单,无非就是那些内容细化下去,责编初审、集体评估、部门审批、频道审批、观众评测……
“你们国文社的影视公司真成立了,你们的项目,我们央视优先采购。”
“其实吧,我觉得你们项目部的工作还有很多可以细化的地方。”
第一是在选剧和购剧时尽量细化流程与标准,第二是与制片方实现捆绑式合作以降低合作时的风险。
今天取经上课,代价不菲啊!
其实对制片方主要的捆绑手段还是之前我说的,收视率挂钩合约。
在选剧和购剧上,你们也得打破以往的常规,不能跟衙门里的老爷一样,全等着人家上门来求你们,也得有点主观能动性,要有目的的提前接触、介入、跟踪、审核剧目……
“……你们央视现在的电视剧项目部专业性不太够,我觉得可以扩展一下,以项目部为核心成立了一个专门针对电视剧的管理部门,我觉得可以叫电视剧管理中心。
优先采购等于是让新成立的影视公司成为了央视的内容供应商,影视公司一成立,妥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林为民一扬手甩开杨伟光的手,“那是你早没遇上我,11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