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一次科举结束(2/2)
殿内早已摆放好了桌案,每个座位相隔尺许,以防有人偷看作弊。
同时,殿内的侍卫众多,他们瞪大了眼睛,不时在考场内巡视着。
在内侍的引导下,举子们各自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边各自检查着由官方准备的笔墨砚等,一边等待考试。
他们中许多人尚是第一次进入皇宫,也不敢说话,生怕惊扰了神灵。
说句题外话,在大秦之前,帝皇王者的威仪一直等若于神灵在世。
直到汉武帝下罪己诏,才将帝王的神秘感破坏得一干二净。
是以,一直以来,皇帝都等同于神灵。
过了片刻,一群人走进了副殿科场。
举子们抬头看去,只见为首之人身着黑色锦衣,头顶着紫金冠,正昂首挺胸大步走了进来。
始皇帝来到前方的高台处,坐上帝位宝座。
举子们在内侍的提醒下,才知道这是始皇帝陛下。
连忙与侍卫内侍等人一同行礼,山呼:“始皇帝陛下万岁!”
始皇帝抬抬手,巡视了一圈考场,说了一句:“免礼,考试开始吧!”
说完,他便走出了科场。
说是皇帝主持考试,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接着,由丞相李斯宣布科场纪律,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左顾右盼等。
违者赶将出去,剥夺举人功名,永世不得参与科举。
本场殿试分两场举行,上午一场,下午一场。
午间饭食由内侍送来,不得离开座位。
需入厕者,请示主考官,批准后由内侍带领前往茅房。
上午考试为主考,自选科,下午为加试,写出对帝国的有效建议或指出缺陷。
巳时一到,钟声响起,内侍们开始发放卷题。
各人根据选科不同,题目也不相同。
为期一个半时辰的答题,正式开始。
傍晚,举子们陆续走出皇宫,他们已经完成了考试。
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他们中相熟的人三三俩俩走在一起,小声说着这次的科考。
既为成绩担忧,也有点小兴奋。
哪怕过不了此次殿试,也能回乡到当地做个文书小吏。
最不济也得了许多福利,下次再考便是。
至于恢复故国?
那是什么?
已经过去了许久的事,总想着那些没用的干嘛?
着眼当下不好吗?
此次殿试只是过了十天,便出了成绩放出皇榜。
接下来,便是在新进状元的带领下,上榜的进士们进宫面见始皇帝陛下,谢恩、跨马游街。
再选择日后的去向,可以进入各中央衙门观政学习一年,再行分配去留;
或可以直接申请去往地方担任一县之长等等数种选择。
总而言之,大秦帝国第一次科举考试,轰轰烈烈的圆满落幕。
新鲜出炉的数千名秀才、数百举人、百十位进士们奔向天下各郡,补充帝国各阶层新鲜血液。
大秦帝国的子民们,对于子女读书愈发重视起来。
这也是第一次,天下万民真正的心向朝廷。
他们都知道,读书能出人头地,改变自身命运,辉煌腾达、出相为将不在话下。
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好太多。
没有战乱,没有饥荒。
还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而不像以前,只能通过战功升爵。
对于普通人而言,拿命去拼前程,远不如读书考科举来得安全、安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