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重九归来(2/2)

其实吴氏是去清点杨昌富带回来的东西,她怕李氏会去私藏,而杨老爷子则是要去招待刚到的族长和里正。

林氏梳着圆髻,插着簪子、步摇,描着精致的眉眼,淡紫色的襦裙,白色印的褙子,双手带着翡翠镯,旁边还有一个丫鬟跟着。

等到中午回来之后,把早上的祭品摆上桌,全家热闹的吃喝过节。

赵鹏走到杨昌富地跟前说:“三弟,你现在可真是威风了。”

杨昌发点头就赶着牛车去了镇上,肖月跟杨小姑准备晚饭。

肖月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杨老爷子满意地点头,对着吴氏说:“赶紧让孩子进屋,回来肯定都累了。”

肖月说:“行,再等几天吧!要到重九了我们还要忙了,估计没什么急事,不然就让你带话了。”

她不看李氏对着吴氏说:“娘,我们带回来的东西你别嫌弃,相公刚当官没有多少银钱,我们也就只有这一身好衣服,平日里应酬地时候穿,这会儿是想着给咱们杨家争面子就穿回来了。娘,相公跟儿媳真是对不起您老人家了。”

冯夫人拉着杨荷的手说:“既然你娘这么说了,那我就托大喊你儿了。”

吴氏又对着杨昌富几人,介绍了冯夫人的身份,听到是镇上的冯家,杨荷他们久居镇上倒是知道。

冯夫人早在来之前就打听好了杨家的事情,也笑着说:“赵夫人。”

“这都是姐夫的本事,我可没有什么功劳。有姐夫坐镇,铺子生意肯定红火,姐夫应该要把生意再扩大了吧!”

“行,珍姨。”

“嗯,行了,你们聊吧!我跟你爹要去给祖宗上香了。”

她上前打招呼:“冯夫人,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你了。”

“这还不羡慕?弟妹现在穿金戴银有下人伺候,日子可是逍遥。”

赵鹏听到此话心中一动,试探地说:“现在三弟做官,这铺子生意就好做了,我正打算在另外开一个,三弟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

杨昌发起来洗漱过后,就把祭品都端着去了祠堂。

重九祭祀要提前买纸回来,折成元宝,又扎马、牛、羊、衣服等纸扎,肖月跟杨小姑忙了一天才弄完。

吴氏拉着杨昌富进屋,几人刚在堂屋坐下,杨荷一家就回来。

杨荷点头。

杨昌富很是高调的带着一车的礼品,刚一出马车,就有一个下人取过凳子放在马车旁边。

吃完饭回屋休息,肖月把今天冯夫人来的事跟杨昌发说了。

李氏自从杨昌富和林氏下马车眼睛就直了。

吴氏喊:“儿,你怎么回来了?”

杨荷说:“我知道三弟要回来,就来看看。”

吴氏听着马上说:“叫什么赵夫人呀,你既然叫我姐姐,就叫她儿就行了。”

杨昌富满脸笑意的说:“爹,一切都好。”

杨昌发说:“她既然跟娘说上话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不会再来咱们家了,没事不用理会了。”

杨荷的孩子这次倒是不用她再教,就主动喊了杨昌富和林氏。

杨昌发又说:“我今天去镇上的时候,高掌柜说有时间让你去镇上有事情商量。”

杨昌富笑着说:“姐夫说哪里的话呀!姐夫,最近铺子的生意可好?”

林氏摆手,“哪有什么可羡慕的。”话虽如此脸上却满是骄傲。

杨家老屋那边同样很热闹,这还是杨昌富去做官后第一次回来,吴氏高兴地早早就在家门口等着了。

杨昌富一身绸缎衣裳,头上插着跟通体碧绿的簪子,大拇指上还有一个玉扳指。

赵鹏说:“一切都好,这可都是托三弟的福呀!”

冯夫人高兴地“唉”了声,然后将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带上来,给吴氏过眼。

看着冯夫人这次带来的东西比上次还要贵重,吴氏越发觉得自己有眼光,不然哪有人给自己加送这些好东西。

冯夫人又拿出了两套首饰分别送给了杨荷和林氏,“上次我过来的时候你们没在,这次就当是补上了。”

李氏自从听到冯夫人来了,也跟着一起进了堂屋,听到她这样说,就明白这次的首饰是没有自己的份了。

不过她看过林氏她们的首饰后,心里又来气了,杨荷和林氏各自收到一套首饰,而自己只有一根簪子,又是一个势利眼来巴结三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