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特殊的客人(1/2)
杨昌发问:“媳妇,你怎么呢?不舒服吗?”
肖月摇头,沈俊凌斜睨着二人说:“我看她是急着回家。”
杨昌发愣住了,“真的吗?”
肖月点头,“是呀!也不知道小姑怎么样了?那天我急着走,什么都没交代,也忘记给小姑留用的钱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杨昌发说:“没事的,不是还有娘跟大伯娘,婶婶看着嘛,她不会有什么事的。”
肖月说:“我们都快点回去了,娘她们一定着急,担心,肯定都不能好好吃饭睡觉了。”
肖月猜得一点都不错,自从她走后,杨小姑守着家心里又担心他们,一点消息也没有,她整个人都坐立不安的,顾不上吃饭睡觉。
后来还是杨大伯娘和杨三婶两人来肖月家陪她,劝着让她吃饭,郑氏晚上回家照顾家里,白天到肖月家。
就这样每天白天的时候,郑氏、杨大伯娘、杨三婶和杨小姑四个女人在肖月家等,杨小叔也经常来问问,几人每天都是抱着希望等到天黑又失望,第二天又接着等。
今天一早的时候,杨小姑起来就说:“我这左眼老是跳,不知道怎么回事?”
几人都点头称是。肖月也想起周家的人还在门口等着,就赶紧让他们进来了。
屋里就只剩下自己家的人,杨小姑忙问:“昌发,月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肖月心中哼了一声,自己前世习惯了喊名字,这里的人可不习惯。
对着郑氏她们说:“大伯娘,婶婶,娘,小姑,这是周奶奶,周婶子,周大叔,还有丫丫,小杰,他们是来帮着在酱料厂干活的。”
杨昌发摇头,“没事,一场误会而已。”
杨昌发扶着肖月下车,二人上前一一喊过人,杨昌发弯腰鞠躬,说:“多谢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爹,娘,小姑,这次让你们担心了。”
“对了,娘,大伯娘,三婶,村里人要是问东家的话,你们就说是昌发打仗时认识的朋友,来我们家做客的。”毕竟福兴居东家这个身份太惹人注目了。
郑氏的眼泪落下来了,拉着杨小姑的手说:“他姑,你听到没,月儿他们回来了,昌发没事。”
沈俊凌笑着点头,转头看着周家的人说:“行了,他们你们不用管了,我已经跟吴叔说了,他待会就过来带他们去酱料厂,用的东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沈俊凌又转悠到了堂屋,“都走了?”
杨小姑赶紧把端在手上的面递给杨昌发,“昌发,赶紧把面吃了。”
话音刚落,外面肖夏的声音就响起,“娘,我爹跟大姐,姐夫回来了。”
杨昌发点头,“沈公子,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回来,杨小姑就每天煮好面等着。
肖月和杨昌发对沈俊凌感激也有这层原因,这是把他们当自己人,不然他们跟沈俊凌没有血缘关系,不会影响到他,是不用准备火盆的。
杨昌发接过这碗面,大口的吃着,眼泪不自觉的掉下,落入面汤里,他不在乎,稀里哗啦的吃完面,连汤都喝干净了,肖月在一旁看着也红了眼。
肖月跟杨昌发忙送他们出门,“大伯,大伯娘,叔叔,三婶,这次多谢你们了。”
杨大伯走上前扶起他,“你这孩子,这么客气干什么?”
肖夏点头,“真的,我在村口看到了。”自从自己姐夫出事,大姐和爹去了县城后,肖夏就经常在村口那里,一边玩一边等消息,今天就等到了。
杨大伯娘碎了一口,“真是不要脸,害死自己的相公还想骗钱。”
杨大伯娘说:“左眼喜,右眼灾,说不定是昌发他们有消息了。”
简单的说了过程,夫妻二人之前就商量好了说词,没有提赵鹏跟杨昌富。
杨小叔也说,“就是,回来就好。”
郑氏连说:“对,对,对,赶紧去准备东西,马上就到了。”
杨婶婶也接着说:“谁说不是呀?”
肖月跟杨昌发到家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了亲戚都站在门口,看到马车,肖春把郑氏准备好的鞭炮点着,噼里啪啦的脆响,村里的人也都来了。
送走了几人,家里就剩下郑氏跟肖老爹了,郑氏嘱咐了几句怀孕期间的事情也跟着肖老爹回去了。
郑氏一下子站起来,急切的问:“真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