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赵刚的离京(1/2)

董二奶奶回来了,是跟着接任长沙县令的董允一道回来的,很典型的夫唱妇随,据说老太爷董重又重新将长沙祖宅这边的事项交给了她来处理。

林三带回来的消息让徐婉儿母女四人心中一紧,暗自起了提防,至少明面上孟府是父子双罢官,正在失势的时候,而董允接任的却是这一方的县太爷,这万一要是再起争执,潇湘馆的麻烦绝对不会少。

然而事情并未按她们预期的那样发展,王淑君自打进了董府,就偃旗息鼓,连个面都没有露,处处透出诡异和蹊跷。

接任县令的董允更加没有任何的架子,对孟轲行的是标准的弟子礼,那毕恭毕敬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前后县令是师生关系呢。

而董允上任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死了二百八十七口的龙门覆灭案,他倒也不含糊,连夜提审了业已被查封歇业的魅影楼一众姑娘们,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除了在狱中畏罪自杀的胡妈妈,董允又分别定了几个涉事姑娘的罪,案情定性为黑帮火并,起因是争风吃醋引起的江湖仇杀。

这厮倒也能扯,硬是将江陵赵日天的死也牵扯进来,说二人因为魅影楼的姑娘大打出手,结果马如龙叫人做掉了赵日天,而赵日天的手下气不过,便策划了这起惊天大案,一夜之间灭掉了龙门。

董允更是发下了海捕公文,缉拿赵日天的手下,谁知最后的结果竟是这些人不是御女暴毙,就是溺水身亡,案子结的是不费吹灰之力,虽然疑点甚多,却至少在大面上堵住了天下的悠悠之口。

这位新任的长沙县令更是凭借此案结案的迅捷而天下闻名,相信这三年任期一过,平步青云自是不在话下,加上以前的一些资历,运气要是上来了,搞不好都能直接跳到六部尚书的位置。

只是丈夫政绩斐然,深藏在董府大院的王淑君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无人时总是习惯性的扭曲着自己那标致的面孔,只是得了老太爷的命令,不敢再次动手,只能暗暗诅咒孟家母女不得好死。

“王爷,我们此去岳麓书院乃是招募人才,还望王爷能够屈尊降贵,忍一时之气,多多善待那些学子为好!”

袁泽听了皱了皱眉头,在旁提醒道,

一说及七夕,师师又想起了日夜思念的白鹭哥哥,情绪瞬间变得很是低落,即便有姐姐在一旁开导,也抹不去那淡淡的愁思,很是木讷的和姐姐告别后,便独自一个人坐在厢房里发呆,挂念着远在京城的心爱之人。

可是真宗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定下了这个事情,并因此罢免了许多的官员,令其余人纷纷闭嘴,敢怒不敢言。

赵刚说的很肆意,丝毫不以为意,完全就没有将父亲、兄弟放在眼里,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哈哈哈,天明啊,你这招以退为进果然是手妙棋,我一看到老不死的那张臭脸,我就想笑,大快人心,真是大快人心啊!”

然而次日早朝时,众位大臣见到赵彬的第一眼便面色大变,被那熟悉而陌生的脸孔给震惊的面面相觑,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作为立储其中一个主角的赵刚却是出奇的平静,完全没有因为自己继承不了皇位而大动干戈,反而称赞起自己的二弟温和敦厚,是继承帝位的不二人选,搞得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

而赵刚也适时的提出回到自己封地的请求,明面上是为了避嫌,实际上却是为了日后的东山再起积蓄力量。

“谢谢姐姐提醒,我会注意的!”

不用说,能随行在车内的书生自然就是宁王府的首席军师袁泽,只见他面对夸赞也只是微微一笑,神色不变的说道,

不过这招以退为进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就连二皇子一脉的几位官员也对皇帝的这位长子心悦诚服,感叹其宽大的胸襟。

“唉,也不知道浩然辞了这长沙县令的官职,究竟是福还是祸?算了,现在不是操心的时候,宁王既然离了京城,金陵他迟早要来,我还是和父亲提前商议一下再说!”

于是大臣们联名上谏,历数历史上废长立幼而祸起萧墙的例子,为赵刚歌功颂德,就连八贤王赵德著也是对这段时间大皇子的所作所为赞不绝口。

湘云则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对于她的天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说的没错!到时候我带兵到城门口这么一站,老二那个胆小鬼非得乖乖的把玉玺捧到我面前不可,老不死的传位给他,还真是瞎了眼了!”

潇湘馆新店的厢房内,师师心情大好的同姐姐唠着家常,没人捣乱还能大赚银两,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也难怪这小妮子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连对白鹭哥哥的思念之情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