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册封(1/2)
十月初一,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下元节,自古以来,这一天就是人们祭祀祖先的日子,‘十月朝,送寒衣’的民谚代代流传,以至于约定俗成,变为了重要的三大鬼节之一。
昨天恩科放榜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让那些高中的进士们沐衣焚香,光耀门楣的同时,家祭无忘告乃翁,使得九泉之下的祖先们也跟着一起乐呵乐呵。
至于皇室,则要在这天举行祭天模式,虽然是小规模的,但在礼部和钦天监的运作下,也是丝毫没有马虎,该走的程序一项也没有少。
礼仪是繁琐的,太庙内祭祀完毕,皇帝昭告了天地,已是接近晌午时分。本来群臣准备各回各家,与妻儿共享美食,岂料真宗却突然叫住了他们。
好在皇上有话要说,众人再有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当下只是屏气凝神,等待着圣喻昭示后再往府里赶。
赵恒见众人面有疑惑,也不卖关子,一脸笑意的说道,
“呵呵今日祭天乃是幸事,难得诸位爱卿全都在场,那么朕便在此宣布一件事。想必有人也知道,朕在前几日认下了一名义女,名叫孟湘云。此女聪明伶俐,乖巧贤淑,今日借祭天之际,朕准备册封她公主之位,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什么?册封公主,还是个外姓的民间女子!不说祖制从未有过,前朝也闻所未闻啊!这要真封了公主,那皇室的血脉岂不全乱了套,这大宋朝还姓赵吗?
真宗所言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将众人劈的外焦里嫩,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今日的孟大小姐身穿的是潇湘馆特质的宫廷礼服,配上那完全不是按照某腐身材设计的夸张弹力bra,将女性的魅力渲染到了极致。
“你们,你们就不怕死后背负谗臣的骂名吗?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众位先皇在上,老臣,老臣愿意死谏!”
有几位反应还算迅速的大臣在底下窃窃私语,言谈中全是对圣意的否定。
见老相司马光站了出来,赵恒很是激动,连带着身体都有些颤抖,
“孟湘云上前听封!”
李继隆和王安石相视一眼,露出了一脸的苦笑,心中暗叹着若不是昨天陪着皇帝走上了那么一遭,说不定现在他俩就是和司马光一样的下场。
只不过一向善于纳谏的真宗这次却没有给他任何的好脸色,斥责的语气是相当的重。
“放肆!左相,朕对你一再相让,并不是说你就能决定朕的想法。你要是觉得自己年纪老迈,不适合在这位置上待着,那便回家专心修你的书去,以免尸位素餐,耽误了天下人的生计!”
“不愧是要被册封公主的女子啊,光这份姿容便足以胜任,难怪皇上要收她做义女了!”
“坊间传言岂可轻信,岳麓书院朕去过,也是在那时认识了湘儿的,这件事情朕清楚的很,那些传闻是有心人散播出去的,简直是一派胡言。曾巩,这等蛊惑人心之说,居然也敢拿到朕的面前说,你这个御史台平时上的奏折难道都是这样听来的吗?”
曾巩则被说的张口结舌,呐呐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羞愤的掩面退后,群臣与皇帝的第一场战斗宣告失败。
感到大势已去,一向以君子视人的司马光也是气急败坏,手指二人,却是只憋出这么一句无力的怨气来,随即见没什么效果,竟是直接跪倒,玩起了死谏留名的样。
“好,不愧是朕的兵马大元帅,关键时刻还是你李继隆明白朕的心意!”
赵恒这时候却突然有种权力危机感,细思极恐,于是暴怒道,
“左相,朕本来以为你能明白朕的心意,没想到你竟然和他们一样,来反对朕!说到底册封公主这事也不过是朕的家事,朕在这里提出来,也只是尊重一下你们,既然你们如此的不识趣,那便罢了。今日这公主朕封定了,朕倒要看看,究竟谁敢阻拦!”
而这时候,右相王安石也是附和了李继隆的意见,面不改色的撒起了弥天大谎,算是再次给了真宗一个强力的援助。
皇帝的话没有给任何人的面子,包括司马光在内的所有人,这才想起眼前的这位当今圣上,究竟杀过多少忤逆他的人,那尸横遍野的惨状令回忆起来的众多官员们生生打了个寒颤,不禁遍体发冷,再也不敢出声。
事情已经敲定,接下来就没有真宗什么事了。忙碌的自然是身旁一直伺候着的老太监,此刻的他手捧圣旨,大声喊着。
一看自己的第一打手出声,真宗心中有数,露出一抹笑意,盛赞了其一句,算是给群臣做个样子。
“皇上,世间传闻虽不能尽信,但亦非空穴来风,想必那位孟家小姐亦有不是之处。再说公主之位历来为皇家血统,此女并无赵氏血脉,又岂能封为公主,遭天下人指责!”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唉,可惜啊,君生你未生,你生君已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