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战城门(2/2)

“皇叔言之有理,朕,准奏!”

“冲不过去也得冲,把云梯架到城楼上去,不然老子第一个活劈了你!”

哪知曹玮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拔出大宝剑,冲着失陷的地方就冲了过去,

“二位大人的话说的在理,左相大人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虽能暂时缓解城墙上的压力,但安全隐患实在太大,不是智者所为,恕老夫不敢苟同!”

户部大夫秦群也是附和着,心想着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汴京城也守不了多长时间,万一自己的家兵打伤打死了宁王的士卒,事后宁王进城追究起来,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挑头的严丰不愿就这么认怂,很是硬气的回应着,同时召集着刚才相同意见的群臣反对这位八贤王的威胁。

“邓大人,姚大人,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八王爷此话实在太过危言耸听,我等只是就事论事,即便是征召家兵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想些其他的办法为好!”

“皇上,严丰此人在这大敌当前之际,大放厥词,企图扰乱军心,实有通敌卖国之行径,微臣建议将其枭首示众,并抄没其家,以振朝纲!”

“皇叔,这……”

“王爷,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能攻下这座城池,为什么却鸣金收兵了?”

士卒伤亡八千多人,箭枝告匮,滚木擂石用的一样不剩,兵器磨损严重,就连城门都被连番的撞击顶的摇摇欲坠,仿佛不堪重负一般,好像下一秒就要倒下似的。

“秦大人、郑大人,你们二位也是如严大人这样想的?”

老将呼延赞也是激动不已,虽然这位宁王有些时候脾气暴躁了点,但年轻人嘛,哪能没有点脾气呢,老将的心里还是很认可他的雄才大略,如今见破城在即,宁王即将登上帝位,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能得到执行,心中自是高兴连连。

城墙的百米范围内,充斥着无数的惨叫和命令声,千百个原本还算活生生的士卒在顷刻间变成了一具具残破的尸体,那汇聚到一起的暗红色血液逐渐汇集成汩汩的溪流,将整个护城河都染成了一片殷红。

“守不住也要守,我们的后面就是皇宫,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要是实在无力回天,那就死在这里吧,近卫营,随我冲上去!”

只是负责攻城的东军主帅雷豹一脸欲求不满的模样,来到后方对着宁王就发起了牢骚,

“都到了这个时候,你们一个个不思报效皇恩,都只顾着自己的安危和利益,你们这还是为臣之道吗?贼人偷袭府邸?是你的安危重要,还是皇上的安危重要!在守住城墙的前提之下,任何的安全隐患都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刚才再次提及投降的事项,更是动摇军心的大忌。孤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想清楚了再出来说话,否则孤识得你们,孤手中的打皇鞭也不认识你们!”

皇上是位好皇上,虽然有些妇人之仁,但临大事倒也不是那么迂腐,这是大宋之幸!只要能渡过这个难关,大宋必将迎来一个空前的盛事。既如此,那这恶人,我赵德著不要说做一回,就算做他十回八回又有何妨!

“滚木擂石投放,一定要把叛军的气焰压下去!”

随着连战连胜的信心,宁王的大军气势如虹的攻上了城楼,眼看着一鼓作气,竟是准备一波进攻就将大宋的国都给攻陷下来。

听到这样的声音,守城的士卒们都松了一口气,至少今天这一劫算是躲过去了,至于明天会怎么样,到时候再说吧,这年头人命如草芥,能活一天是一天,谁又能说得准自己就能看见第二天的太阳呢!

秦群、郑信一看苗头不对,对望一眼后立马改了口风,竟是双双干起了卖队友的勾当,将严丰这个一血直接送到了八贤王的面前。

有了曹玮的加入,皇城的禁军士气大振,堪堪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和攻上城墙的敌人展开了拉锯式的殊死搏杀。

“是,是微臣糊涂了。军需物资确实已所剩无几,但这并非短期内的问题,想来各位大人家中那些护卫们的兵甲也可做应急之用……”

“王爷,据老夫观察,曹尚书虽然训练士卒颇有一套,但禁军糜烂已久,非短时间内便能改观的。今日一战,我军就差点攻下了外城,可见其战力之羸弱,只要明日再加把劲,三天之内攻下汴京,应当不是难事!”

许多人听了这样的提议,当即面色大变,这是封死所有人退路,釜底抽薪的一招,对于习惯于做事留一手的这些政治家们而言,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见久攻不下,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赵刚也不愿过多的损耗士卒,下令鸣金收兵,暂停了今日的战斗。

面对对方的反助攻,赵德著很愉悦的欣然接受,当即对着仁宗抱拳道,

只是相比于宁王这边的兴奋劲,仁宗这里就显得愁云惨淡了许多,今天的守城战是取得了胜利,只不过却没有一个人能高兴起来。

“大人,叛军攻势太猛,城楼上好几处都被攻陷了,这样下去根本守不住啊!”

“微臣谢主隆恩!”

八贤王很是欣慰的叩头谢恩,感慨着这位皇侄成长的同时,也是沉下脸来,起身吩咐着侍立一旁的周桐,

“周统领,此事便交由你去办了,务必不要放走一人!”

“王爷放心,周桐省的!”

自先皇起便一直是侍卫统领的周桐也是抱拳应下,拽着瘫软在地的严丰,就这样一路拖出了垂拱殿,看的群臣纷纷侧目,也是明白了皇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