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很俗的手段(2/2)

萧景珩发言过后,崇政殿所有人都在盯着叶承良,等着他开口。

“若是在京中,我倒觉得,他们还没那么大的影响力。”叶承良思忖了许久,才十分谨慎地开口:“首先,虽然京中世家出身的将领不少,但在京中算得上手握重兵的也就那么几位, 其中金吾卫大部分军权都在殿前都指挥使赵大人, 而我则主要负责右威卫。兵部尚书是林太尉的人, 整个兵部都牢牢控制在咱们东宫手中,他们想拿到兵符自然不可能。因此若是赵大人不动,他们在京中能调动的兵马并不多。”

“有道理。”何凌珺点了点头:“赵大人那边不会轻举妄动, 也意味着万一咱们这头出事, 赵大人很可能会选择袖手旁观。所以我们还是做好完全应对。”

“还有,今年岭南雨水大,疏浚工程又出了问题,我们得提前做好赈灾的准备。”上官静继续说道:“未雨绸缪总是不错。”

“这个让各州府尽快下发。”萧景珩也拿出了一份早已经盖好玉玺的圣旨:“奖励农桑的政令,务必要下发到大周每个县乡。鼓励各地上报增产手段,无论是耕作技术,还是农具改良,只要与增产有关,皆可上报,朝廷若是查实确实对增产有贡献,有重赏。”

“既然殿下由此把握,那我们需注意的,就是皇城附近驻扎的卫戍营。”叶承良答道:“龙武军、神策军还有羽林军在城内驻扎的人数加起来有两千人左右,人数上当然是比金吾卫差远了,但他们的驻扎地就在皇城两侧,位置重要,尤其是左羽林军内营,几乎紧贴东内苑,隔了两道宫墙就是东宫。因此绝不可轻忽。”

“所以我们把‘仪仗队’的训练营设在东内苑附近了呀。”上官静笑了:“关于兵谏的事,我昨日就找魏大人讨论过了, 他对咱们的‘仪仗队’可是很有信心呢!”

“我倒是觉得,兵谏这条路,他们若是走了,我们反而省了事。”何凌珺继续说道:“直接镇压就好,管他什么借口,既然在京中妄动兵戈,就别怪我们给他们安个谋逆的罪名。我还怕他们不动呢!”

陆尚书的话说得很隐晦,东宫政令虽对民生有利,但都是长远利益,并非立竿见影奏效,因此不如用些直白的手段来邀买民心。

“可也是。”上官沐云笑着点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上官静又和萧景珩一同出现在了朝堂上,这是太子妃连续第三天上朝了。

今日的早朝时间还是很忙碌,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不歇气的一连宣布了四五道政令,而且这些政令的目的都十分明确,充斥着一股子邀买人心的味道。

-——这里是邀买人心的分割线-——

静静和珩珩用的手段一点都不新鲜,很俗很俗。

目前大家处于明牌阶段,你出一张,我出一张,手里有什么牌都是固定的,没什么稀奇,看谁更有战略定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