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功臣像(2/2)
“去璟国公府!”
朱谊汐目光在高郃身上。
即使后宫佳丽无数,但却挡不住皇帝偷吃的心思。
在这个年纪,情感愈发淳厚,床事不过助兴而已。
大门口,高一功一家老小跪伏在地迎驾。
朱谊汐下了马车,瞥了一眼人群,对于高桂英没出现,他倒是有了几分失望。
一般情况来说,外国商队入明,是要缴纳关税的,其标准比国内的过关税高了一筹。
这也是对皇后监国多日的赏赐吧!
要知道,内廷却大半依靠关税,这要是减免了,对皇帝来说可是一笔太小的损失。
二十郎当的年龄,郎才女貌,一对璧人,让人忍不住赞叹。
老四辽王,朱谊汐又想起了老八赵王。
“奴婢等拜见皇后。”侍立在这里的妇人们纷纷屈膝见礼。
除了树立功臣雕像之外,最普遍的就是画像了,简单易见。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些往事,这才罢了。
墙边的几案上错落有致地摆着三盆盆景,室内乍现生机,一如当今皇帝的身体,如此的强壮,性趣不减。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前朝留给他的瑰宝。
“哦,那倒是不得不尝了。”
这件事在谋划中,还未具体施行。
他左右看了一下位置,随口问道:“这里就是督建的紫光阁罢?”
不过可惜的是,似乎是道经念多了,妙仙的性子越发冷淡了,很难助兴。
毕竟与蒙古众贵族盟约以来,已经有数年时间了,也该显摆一下皇家的气场。
显然,那些商人们不想选择关税,而是过关税(商税),这省掉的资金可不在少数。
其是特殊的两层建筑,规模颇大。
粗略一瞧,不过是三十岁的年轻人。
朝廷向藩国派遣国相治国,这项制度显然极其有效,对藩国起到了托底的作用。
他年龄不过十八,去就藩的话还要等上两年,浩罕地区农牧并举,又临近安西,倒是好治理。
他徒步从天安门的旁门甬道走出了皇城,正要上自家等候在御街上的马车,却看到了阎应元的仪仗,便驻足在路边站着。
与之前的写意不同,朱谊汐要求画室吸取欧洲的油画经验,尽量的写真写实,让后世人能够真切地知晓开国功臣们的样貌。
这是夫妻二人难得的相处时光,就是两个人面对面,无它人打扰。
朱谊汐心中思量,随即道:“记,令贾代化为讨虏将军,统率辽国和赵国之兵,伺机征讨巴达山汗国。”
隔着御街,他摇摇地向对面作揖。阎应元立马下车,在马车旁回礼。
“陛下还未用膳?”
“是!”孙雪娘自是不会大煞风景地说已经吃过了,而是低头吩咐了一声,宫女拿出了饭盒:
“这是妾身亲自为陛下做的糕点,水晶包。”
这时,刘阿福小心翼翼地走过来,达到了皇帝的思路。
多亏了安西边军的支持,不然的话后果难料。
而在人群之中,最为显眼的莫过于年轻的高郃夫妇。
但财部却觉得,如果放纵的话,这回丧失一笔极大的赋税,得不偿失,所以必须收关税。
中年熟女的丰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是啊。”堵胤锡叹道:“陛下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轻易舍弃不得。”
两个穿着月白衣裙、发鬓未冠的宫女提着灯笼小步走进一间殿堂,分开两边,把灯笼搁在了墙上的灯架上。
接着姿态端庄的孙雪娘便款款走了进来。
阎应元不动声色道:“扩建长廊后的紫光阁。
看着外面的光景,朱谊汐目光很快被一处未建完的建筑群吸引。
“既然辽国已稳,那么就可以向南用兵,将巴达山汗国肢解了。”
如奢侈品丝绸,关税最高是三成,而过关税则不过半成左右,而且只是过府界、或者要塞才收。
光滑的木面看起来有些陈旧,仿佛磨损严重,却因此在纹理之中泛着好看的流光。
至于服侍的人,直接就被忽略。
孙雪娘笑吟吟地看着皇帝,不自觉的将耳旁的碎发撩起,对于自己的容颜,她突然觉得不自信了。
乾清宫的偏殿书房内简洁古朴,其中有一张橙黄色的木榻,那颜色却不是上的漆,而是金丝楠本身的颜色。
俩人谈论了一番,忽然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堵胤锡寻思的是自己的画像会不会挂在里面,在后世会不会成为受人敬重的名臣……
例如两广总督肩担秦国事宜,安西巡抚兼担辽国、赵国事,毕竟一旦有重大要事发生,如果等中央反应过来,黄菜都凉了。
在他面前,已经摆放了一个积木一般的样板,宫殿的样板。
朱谊汐明白原因后,沉吟道:“藩国者,有内藩外藩,如辽,国齐国,秦国等,皆属于内藩,无需要关税。”
平日里闲散的老四,倒是藏着一身本领。
孙雪娘瞥了一眼,这偌大的殿室是用膳的地方。
藩国司属于内阁直辖,这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藩国事务,毕竟涉及到户部、兵部,工部等,没有内阁的统筹,根本就无法及时安排。
自己已然六十有八了,陪不了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几年咯!
这一趟南下江南,出乎他的意料,风流而多情的皇帝竟然只纳了一位女子,这人虽是个寡妇,但比秦淮河那般的强多了。
“之前下官看了奏章,好像修建之初是为了给阵亡将士烧纸祭祀的。”
“堵卿有何事?”
堵胤锡缓步而来,见到皇帝那年轻的过分的脸,一时间有些感慨。
毕竟这事虽然是皇帝干的,账却记在他这个首辅身上。
此时虽然有了自鸣钟,但处于房间外,除了听城楼上的钟鼓,最直观判断时辰的法子就是看太阳的高度。
效仿乾隆,朱谊汐也要有自己的紫光阁功臣。
想到这,堵胤锡不由得捋了捋胡须。
高郃脑子里飞快地运转起来。
他这样的一放出去,必然是副营正或者营正,安全值得保障,立功也有机会。
只是这样一来,他新婚没几天就出去做事,不符合常理。
“陛下,臣愿意。”高郃立马应下:“为国尽力,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应该尽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