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意外收获(2/2)

“大唐将士挟海东大胜之余威,一鼓作气把吐蕃灭了,从此大唐再无强敌,社稷至少可得百年太平,百姓若要喘息,何不再忍一忍,就这最后一战了,咬牙灭了吐蕃,子孙后代从此安享太平,再无忧患。”

昔日半斤八两的对手,如今居然惹不起了,吐蕃不得不低头。

“李郡公,恕外臣直言,大唐东征之后,将士久疲,国库已空,恐怕无力再支撑起一场大战了吧?”赞悉若语气凝重地道。

酒宴气氛陡然僵冷,宾主陷入久久沉默。

多大仇多大怨,非要灭国吗?

赞悉若身躯微颤,努力压制心头怒火。

赞悉若眼皮猛跳。

李钦载叹了口气,道:“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们总拿出来说,当初与大唐争夺吐谷浑时你们怎么不说了?”

它是联系吐蕃和南诏六国的纽带,是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大唐,吐蕃和南诏六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

赞悉若的表情愈发凝重,他察觉到此次使唐,过程恐怕不会太顺利。

“吐蕃与大唐交好数十载,当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之和亲,亦是千古佳话,两国本是兄弟之邦,偶有摩擦冲突,不过是小小的意气之争,不足一笑尔,李郡公何出灭国之言,不至于的。”赞悉若强笑道。

也有私人方面的原因,赞悉若刚继任吐蕃大相,可以说自己的位置还不大稳当,这个时候更不敢轻易与大唐开战。

半晌之后,赞悉若缓缓道:“李郡公,吐蕃不愿再启战端,只愿两国世代和平,不知要付出什么代价?”

没想到一顿酒居然还喝出了意外的收获。

阖眼沉吟片刻,李钦载缓缓道:“若吐蕃真希望两国和平相处,世代永罢刀兵,倒也不是不行……”

赞悉若一惊,不假思索道:“不行!不可能!达咩!”

如果大唐真要灭吐蕃,有了那种犀利的火器,说实话,灭吐蕃问题不大。

赞悉若不得不妥协,甚至愿意代表吐蕃付出代价。

李钦载却接着道:“按我大唐原本的计划,东征之后,大唐接下来便调拨兵马,陈兵西南,大相,抛开私交不论,从各为其主的角度说,海东半岛平定后,西南的吐蕃便是大唐剩下的最后一个强敌了。”

周边邻国被你挨着个儿的欺负过去,还有没有天理公道?当年吐蕃与大唐的冲突,不过是为了小小的吐谷浑,如今吐谷浑已经归属大唐,吐蕃老老实实撤兵了,你们还要怎样?

这便是赞悉若感到恐惧的原因,也是他来长安主动求和的原因。

李钦载笑了:“大相可知我大唐幅员辽阔,耕地千万顷,如今已是炎夏,而海东半岛的捷报不日便至,待到今年秋收,国库又能收上粮草,支应下一场战争足够了。”

吐蕃与南诏六国,长期以来关系暧昧,而南诏六国对大唐也是时附时叛,仗着有吐蕃这个备胎,像个渣女一样脚踏两条船。

由于南诏气候和丛林地理特点,他们叛唐之后,大唐还不好收拾他们,作战环境太恶劣了,朝廷往往只能以怀柔安抚为主。

现在李钦载一句话便要收金齿部,金齿部若归了大唐,等于逼着渣女跟其中一个备胎分手,从此吐蕃与南诏的联系被拦腰切断。

对吐蕃来说,这个渣女魅力太大,功夫极高,可舍不得跟她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