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粮食够了(2/2)
粮食一歉收,百姓们不仅缺少吃食,更卖不到钱。
众人又欢呼一阵,伙计继续,“鄙店新增两种粮食,其一,便是我们郑氏自己艰难培育的杂粮,一种是晒干的干菜。
也因此,不少百姓为了能买到最便宜的粮食,甚至冒着严寒彻夜在郑氏粮铺外排队,只为那一口粮食。
新种杂粮,名为薯面,两文钱一斤,干菜三文钱一斤,其他杂粮,从原来的四文钱,降为三文钱,糙米粗面降为五文钱,大家说,好不好?”
“各位百姓,从今日起,我郑氏在龙琼县内的粮铺每日将增加至少四万斤粮食的出售量”
只要当日的份额售完,便直接停止售卖,直到明日才开售。
比如说那江乐府的龙琼县。
郑家铺子在百姓们心中的口碑是极好的,他们就算不信任朝廷,都不会不信他们,虽然有不少人不关心这个,只想买到更多粮食,但更多百姓心里还是明白的。
“好,太好了,粮食降价了”
而其他粮铺,哪怕是最便宜的,那杂粮都涨到十五文,粗粮糙面更是二十文钱每斤。
“老天保佑,咱们有粮食啦,哈哈”
“多八万人,再加上之前的,那不就相当于能保证县内所有百姓的吃食?咱们再也不用去买奸商的粮食了.”
与往常一样,百姓们几乎是拿出了自家最暖和的衣裳,彻夜坐在郑家粮铺外,在外面排起长长的队伍。
只要在本县的户籍册上,全都可以凭身份贴购买半斤粮食,大家说好不好?”
期待,自然是希望有好消息。
眼见着粮铺开门的时间到了,百姓们也跟着激动起来,尤其是排在前头的,今日的温饱算是有保障了。
他们年年都靠着这些粮食过活呢,现在不仅钱没有,粮价又畸高,就更买不到粮食,只能忍饥挨饿。
“好,太好了”
忐忑,却是怕有什么坏消息,比如说涨价,或是减少出售量。
并且,他们直接拿了户籍册,按照这册子来,每人每日限购半斤粮食。
“各位百姓,四万斤只是基础,从今日起,虽然每人仍然限购半斤,但是,咱们不再限时售粮。
在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伙计们手中的铜锣更是‘咣咣咣’地敲个不停。
至于朝廷免费发放的两碗米汤,根本喂不饱他们。
即使如此昂贵,郑家粮铺的粮食还每日限购。
十二月五日凌晨。
“郑家真是好人呐,好人.”
“老天有眼啊,这一天天的,那些奸商那里,粮价都涨疯了,甚至一天几涨啊!没想到,郑家还能降价,肯定是有足够的粮食,我们有救了.”
郑家若还以原价卖,即使他们家大业大,也经不起如此亏损。
但郑家说过,若不老实排队,将不把粮食卖给他们,并且还派伙计彻夜在门外站岗,就是为了监督他们不让插队。
至于朝廷赈灾的粮食,经过层层盘剥,到他们这里时,每天发放的两顿粥说是米汤也不为过,碗里没有几粒米,哪里喂得饱那饥肠辘辘的胃呐!
如此,虽然每人能买到的不多,但能保证更多百姓吃到粮食。
若买不到郑家的低价粮,便只能去别家买高价粮。
。。。
宣布过新规,郑家便开始售粮食。
门一开,排在前面的百姓便疯狂涌入。
待进入的人差不多时,伙计们便拦住后面的百姓,等前面购粮的人离开一部分,才准许他们进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