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老院长汇报,上级领导的大字(1/2)
李爱国在这边忙着参与救援任务的时候。
有关武德充沛炮的详细情况终于送到了哈军工。
老院长对于武德充沛炮的情况十分在意,拿到资料后,详细分析了一下,来到京城汇报工作。
“武德充沛炮经过实战验证,战果很令我们意外,简直是太好了。
特别是它具备快速组装的特性,比常规的加农炮展开更加方便。
李爱国同志还更改了设计,后座力减少很多。
我建议这项技术列入最高机密,一旦泄露出去,很可能引起一些人的警惕。”
老院长非常清楚上级领导批准武德充沛炮项目的真正用意。
上级领导正拿着资料看,点头道:“那就列入绝密吧,南边进展顺利,咱们说不定还真能实现那个目标。还要防着毛熊那边,最近他们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了。”
在以往咱们搞出一般好东西,肯定不会瞒着毛熊,毕竟两家是亲兄弟。
只是在关键领域还是对毛熊保密的,比如大西北的大蘑菇,自从毛熊专家撤走后,就断绝了消息通报。
“油压机的高压成型工艺显著提升炮管金属密度,炮管子的寿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一百发炮弹后还能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维护保养成本。”
“瞄准装置完全可以用在加农炮上,提高射击精度。”
“武德充沛炮可以装备穿甲弹甚至是钻地弹,就算敌人躲在地下,也躲不过去。”
“可以用生产普通迫击炮的名义大量制造武德充沛炮,只是现在物资匮乏.”
“造,必须要造!”上级领导听到这话,立马说道。
“我的建议也是大批量生产,先攒出一批来,要是毛熊和小美家敢前往南边,可以让他们尝尝利害。”老院长也点点头。
“准备放在哪边生产?”
“这批武德充沛炮由大西北那边生产。
我建议把随后的生产任务交给西南,那边也有两台两千吨级油压机,完全可以胜任生产工作。
工人数量不足,可以从全国各地调取一千名工人,再招收一批大学毕业生过去。”
上级领导点头:“就这么办。”
大西北地广人稀,确实是搞军工生产的好地方。
只是随着时局的发展,距离边境线太近了,没有办法形成纵深。
虽然重新筹备生产需要耽误时间,毕竟安全不少。
听到这个,老院长提建议:“把贫铀装甲的生产工作也挪过去吧,我建议把贫铀装甲也列入最高机密。”
“爱国同志还真是个全才啊。”上级领导也清楚贫铀装甲的情况,更是大加赞赏。
“我研究过爱国同志,发现他善于从实践出发来搞研究,搞出来的东西都特别有用。
他在军事装备方面特别有天赋,要是能够到我们哈军工工作,肯定能搞出更多的好东西。”
上级领导听到这话,笑了:“你啊,不远千里跑到这边,就是为了这个吧。
这话可别让老藤听到,要不然他敢跟你急眼。
军工专家已经很多了,爱同志只有一个,爱国同志还是搞铁道设备的好。
咱们这些年出口的铁道设备和民用产品,大部分都是爱国同志搞出来的,这样的人才放在军工领域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见老院长还要开口,上级领导夹着烟对着他点了点:“搞军工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民生,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打仗拼的其实是经济,只有拥有了经济基础,才能让军工发展得更顺利。”
“是我贪心了。”老院长听到这些,也知道没希望抢人了,笑了笑站起身:“我现在马上回去布置工作。”
老院长离开后,上级领导披上外套准备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滕领导又来了,手里还抱着一捆资料。
“说曹操到,曹操就来了,刚才我还跟老陈提起了你。”
见助理提醒自己要休息,上级领导摆摆手,示意助理给滕领导倒上茶水。
“老陈比以前好像更有干劲儿。”
“你又来汇报工作了?是不是铁道上有什么新成果了?”上级领导也没提老院长挖人的事儿,直接进入正题。
“在老许的提议下,爱国同志和总参水文局的同志联合搞出了一套天气预报网。
我们铁道部门根据这个建立了一套地质灾害预警体系,用来作为铁路行车指导,效果很不错。”
滕领导把资料递给上级领导。
“就在前两天,铁道预警中心提前预测到邯郸段的山体滑坡,避免了一场恶性行车事故,目前李爱国同志正跟铁道兵同志们疏通铁路。”
“爱国同志果然又搞出了新成果啊。”
上级领导拿过资料看了看,先是看了预警中心的报告,称赞铁道部门的行动速度。
“提前预测到山体滑坡,你们这次又放了一颗大卫星。”
随后又拿起天气预报的资料,一边看一边说道:“看样子准确率很高,能不能在全国进行推广?”
“我们和水文局已经联系了京城气象台,准备在新闻节目后面进行天气预报,只是担心有些同志不同意。”
滕领导虽没明说,能阻拦这事儿的人,在京城里只有那么几位。
“天气预报是个好东西呀,可以预测地质灾害,还能指导群众生产生活,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
上级领导这话等于是一锤子定音了。
“天气预报,侧重预报,就怕预报不准确。”
滕领导接着说道:“爱国同志刚刚设计出来不久,他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做,只是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预报嘛,本来就可能出现错误,谁要是拿失误来说事儿,就让他来找我吧。”上级领导对于李爱国是越来越喜欢了,这个时候自然要护着。
闻言,滕领导放下了心:“爱国这次又立下了大功,我都有点发愁了。”
“怎么?”
“该如何给奖励。上次爱国设计出大越野,我让他自己选奖励,您猜怎么着,这小子竟然只是要求我联系实验室,加工防弹大越野的防弹陶瓷板。”
上级领导已经见过专车了,特别满意,听到这个哑然失笑:“还真是个有意思的好同志.这我给他写一副大字。”
“啊那太好了,我代表爱国同志谢谢您。”滕领导先是一愣,旋即激动的从椅子上站起身。
“对于爱国这种干实事的同志,咱们应该重用,更应该保护。”
上级领导让助理送来笔墨纸砚,问道:“爱国同志有什么爱好没有?”
“爱国喜欢开火车还有,特别喜欢读书,机务段图书室的书都被他借了一遍。”
“喜欢读书.”上级领导思忖片刻,落下了毛笔。
看着那副大字,滕领导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副大字。
****
人怕活儿,活儿怕磨。
疏通工程虽进行得辛苦,但铁道兵和地方同志二十四小时三边倒工作,只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完成了。
随后部里面又派来了专业队伍修复了铁轨。
五天后,铁路畅通。
一辆列车呼啸着从远处奔过来,在扳道站内停了下来。
“是周车长啊,今天还是你的班。”
“爱国同志,没想到咱们又见面了,我原本打算跑完这趟车去拜访您呢。”
周车长正招呼送水员往餐车里加水,看到李爱国走过来,连忙笑脸相迎的走上前。
“这次实在是太感谢你了,要不然的话,我们这些人这会说不定已经”周车长喊了个乘务员,从宿营车内带下来一个袋子。
“这是我们235包乘组的一点心意,不是啥值钱的玩意,就是一些土特产。”
“周车长,咱们都是自家人,没必要客气。”李爱国打开袋子看了看。
里面的东西很杂,有山货、香烟、酒还有几块布。
很显然这些东西是235包乘组集体拿出来的。
都不是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李爱国也没拒绝,接过来后放在了卡车上。
“张司机呢?今天怎么换了司机?”李爱国看了一眼司机楼。
“张大同志因为劳累过度,回京之后就早产了。”
“情况怎么样?”李爱国心中一跳。
“目前在咱们机务段医院里,李大车,行车时间到了,我得出发了。”
周车长离开后,李爱国随着张铁岭和铁道兵们回到了京城。
按照程序,先去铁道部里面汇报情况。
却被告知滕领导去了海子里面。
李爱国把报告交给了一个领导,回到前门机务段浴室洗漱了一遍。
目前京城干旱的情况还在持续,机务段有几口机井,能从地下抽水,供水还算正常。
陈雪茹今天休息,看到李爱国回来,兴奋的跑出去:“哎呀,爱国哥,你回来了。”
陈雪茹将小红升和小明徽送到了隔壁刘大娘家里,让他们跟矿生一块玩,回到家后直接关上了门。
两个小时后,陈雪茹把掉在地上的被子、枕头全都捡起来,又从水缸里舀了一盆子清水。
帮着李爱国清洗一遍,陈雪茹躺在床上依偎在他胸口,扯起了闲话。
天气炎热,李爱国只穿了裤衩子。
陈雪茹稍好一点,上身穿了短袖。
好在门已经从后面插上了,不用担心外人闯进来。
“这几天,刘光齐被刘海中骂了。”
“怎么?”李爱国坐直身体,从烟盒里拿出根烟。
陈雪茹撑着床从桌子上取出火柴给点上:“好像工程局有什么紧急任务,工人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能拿到五斤精白面补助,还能加分。很多人争先进都报名了。刘光齐却没报名。”
听到这个,李爱国微微一愣,这事儿竟然跟自己还有点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