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红尘阵道融红尘(1/2)
第63章 红尘阵道融红尘
韩林将那一大堆书籍从纳物袋中取出,随便取出一本尝试阅读,硬着头皮啃了五页,他就很明智的放弃了。
“这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艰涩了点,收获不大,耗费的心力和时间却一点不少,现在就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我现在掌握了五门符箓的完美绘制,驱尘符盈利不多,可以暂时停下来,但神行符,驱瘴符,飞矢符,灵盾符对养息境小修,练气境初中期修士都是很有用,消耗量也很大的符箓,盈利也非常可观,供我养息境修行,甚至购买丹药强行冲击入道,都已经足够。”
“正式入道成为练气境修士后,人体会有一次升华蜕变,精神灵魂也会有很大幅度的蜕变,对那些超级天才来说,这种蜕变可能只是让天才的他们变得更天才。
可对我这类驽钝之辈来说,这是不啻于一场彻头彻尾的脱胎换骨,从身体到精神灵魂,都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尽快入道才是第一位的,既然现有符箓已经足够供我修行所需,那就没必要继续学习新的符箓制作。
阵法虽是将来的主攻方向,但现在成为练气修士才是第一要务,这些书大可以等到练气境以后再看,现在我觉得艰涩难懂,那时候境界不同,精神灵魂也已大不同,应该就没那么难了。”
这般想着,韩林干脆将神秘石盘收入纳物袋中,他已下定决心,在修为突破到练气境之前,绝不再使用此物。
此物只是摆在面前,就像是有种神奇的吸引力,总会让他忍不住想要利用它去多学一些东西,无论是新的、更复杂的符箓还是阵法,像是若不能将它的功效最大化的利用起来,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的心理。
可以清晰的看见,有淡淡的红尘气,从那一块块屏幕上渗透出来,直接注入气海空间之中。
“这才是完整的修炼啊。”
在他看来,以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符文体系作为“基底”非常合适,能够给本就立在虚浮之上的红尘阵道一个足够坚实的根基。
姜乾仔细的审视着,这些繁复的红尘符文拼图于裴裳躯壳气海中消失不见,但在他的意识中,自然清晰可见,他检查着这件自己精心完成的作品,反复再三,确认无误后,这才将意念入驻悬浮于气海中央的红尘丹上。
阵法,是在经验之上发展出来起来的。”
随着外界的红尘气源源不断的注入红尘丹内,姜乾还有些忐忑的心情彻底轻松下来。
现在韩林将其收入纳物袋中,一心苦修,他也就不用天天紧盯他的思维不放了,也算是解脱了。
他的思维不由得扩散,此界的阵法之道是这样,那符箓之道,炼丹炼器之道,甚至是修行之道,是否也都是如此呢?
但是,条件不允许。
对他这做法,姜乾也是欢迎的。
红尘符文隐入红尘气中,就像是将水藏入水中。
这意味着整片杓山营地的红尘气在自己的吸纳下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红尘气洼地,那些附属聚落的红尘气开始补充过来,而根据经验,这种变化若是持续扩大,这些聚落范围内的灵气都会显出异常来。
而现在,经过姜乾的改造,源头由外而内,直接将主动权掌握在修炼者自己的手上。
“你只是促我进步的手段!我绝不能因为你就陷入到无穷尽的符箓和阵法的学习研究中去。”
受此感染,他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情来。
在红尘丹的角度,红尘丹悬定虚空,永恒不动,世界都在围绕着它旋动;
在气海空间的角度,空间从来没有变过,是红尘丹在自发转动。
可与此同时,还有前进的姿态,昂扬的心气,这些在姜乾看来更加宝贵的东西。
板上板下,和谐共存。
姜乾的意识清晰的感受到,那许久不曾有丝毫变化,于意识深处酝酿孵化的“幸运黑泥”,明显可感的实化了一些。
整个气海空间轻轻一震,然后,也不知是红尘丹在转,还是红尘丹之外的整个气海空间在转。
这是又一个难点,若是可以,用其他材料布阵,绝对会更简单,红尘气虽然神奇,却也并非完全游离于世界之外,大自然更加神奇莫测,只要找到能对红尘气产生反应的材料,对他来说,要创出红尘阵道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若将视野进一步拔高,将修行之道的发展与此界人族开拓大业相印证,姜乾能够感受到一些共通的情绪。
直到红尘丹消耗过半,他这才停了下来。
“吸!”
有的以俯瞰的视角呈现出街角一景,有的以从下向上的仰视视角呈现出某处往来行人匆匆的脚步,还有幽静私密的卧室后院,热火朝天的酒楼茶肆,煞气弥漫的演武场,千娇百媚的秦楼楚馆,脂粉融腻的沐浴汤池,汗流浃背的耕作田地……
“该干正事了。”
凡是能对大天地既有现象带来改变,皆可称之为阵,若能形成一整套内在自洽的体系规制,便可称之为法。
也是在这一年底,在养息境中期呆了三年之后,韩林修为再次突破,修为达到养息境后期,是年,他二十二岁。
他就像是一个间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幽灵。
但这思路依然被他否掉了。
他将五种符箓上涉及的基本纹路结构全部拆分开来作为“基本型”,还以此思路另行探索除了其他一些“基本型”,然后再根据实际需求重新组合,得到他需要的、可与红尘气相适应的符文结构,譬如他现在弄出来的这种,便是诸多“红尘符文”中的一种。
当最后一枚红尘符文拼图贴上去,最后一块缺漏被补上,由密密麻麻红尘符文组成的完整贴图,有细密的红尘气在上面流过,最后,慢慢消隐在气海虚空。
原本黑暗死寂的气海,重新有了光芒,有着淡淡的摇曳红晕,就像是被篝火照亮的黑暗洞穴,整个空间被篝火本身的光染成泛红的色泽,随着篝火本身的哔啵燃烧,火光摇曳,整个洞穴空间也似在随之呼吸起伏。
当这一步迈出去,后续探索,真有种顺流而下,一日千里的畅快。
利用在溶洞空间中真实捏制的沙盘小天地,姜乾将那些艰涩难懂的内容在真实的沙盘小天地中全都一一实操印证了至少一遍,一些关键内容更是反复多次印证。
凭一己之力开创一个全新阵法门类,在其他人来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可自己什么条件,什么资本,那是其他人能有的吗?
若将阵法类比为物理,其他阵法师只能通过自己有限的观察,甚至很可能是错误的观察探索道途,有着豪奢背景的,或许可以人造一些环境,能够观察到更多,道理和修建大型粒子对撞机差不多。
就像是有根巨大的吸管插入气海,浓郁的红尘气迅速消失不见,不知去了何处。
“爽!”一种久违的愉悦感从心底深处升腾而起。
很快,整个聚落都被纳入气海“天网”之中。
姜乾却没有丝毫担心,意念深深的扎入这片红尘气浓郁到实质的气海中。
补充完整的红尘丹,比以往最完满的状态还要更完满一些,有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味。
姜乾心中若有所思:“所以,这具躯壳还能搭趟顺风车,借助海量红尘气的淬炼,继续进步。”
姜乾大略查看了一下这个聚落的情况,一枚枚红尘符文便已飞射向聚落各处。
四十一年。
姜乾先控制裴裳躯壳安静躺好,这才再次仔细观察起此躯的气海空间。
就在他快速挥霍红尘丹潜能的时候,气海对外界红尘气的吸引也从没有停止过,只不过,红尘遁让他动作太快太不可预知,那些想要钻入气海的红尘气都还没摸到气海的边裴裳躯壳就已遁去了别处。
现在,这些想象自然尽数破碎,那些在他验证下充满了漏洞、矛盾、不完善的阵法之道,让他意识到此界的阵法之道还很不完善,还在摸索中前行。
可自己不同啊,这世上,还有修士比自己更懂红尘气吗?!
为什么不能以红尘气为本,开创一个全新的阵法门类呢?!
因为用这种方法吸纳红尘气,效率高低既和每枚红尘符文的吸收效率有关,也和红尘符文的数量有关,而这些,都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无论过程如何巧妙,源头都在外,一旦外面的环境发生变化,裴裳躯壳吸纳红尘气的进程便随时随地都会中断。
气海一边吸纳着红尘气,一边将吸纳进入气海的红尘气转化成红尘符文,然后又如同喷雾设备一般,将符文喷射出去,每一枚都准确控制其落点。
十日后,一道红尘遁光落下,裴裳躯壳再次返回杓山营地。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对于此界修行人的能耐,姜乾也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
他也终于明白,要想成为一名阵法师为何如此艰难。
有全力施展的红尘隐,哪怕出现时与其他人近在咫尺,也都无人发现他的存在。
这是他从韩林所学五种符箓上得出的灵感,他虽然要开创一条全新的红尘阵道,却也没有疯魔到拒绝此界现有成果,从零开始另辟新路。
当他对阵法的领悟深入到这一层,便彻底破除了对“阵道艰难”的迷信,变成了一个比较难解决,但以他的能力和本钱,却完全可以解决的课题。
“符阵一体,只是因为有阵法师发现,引入符文基础结构后,能让阵法一道的基座更稳固,且因其兼容了符文一道,相当于多了个通用接口,变得更普适,更易于传播入门罢了。
姜乾相信,便是有化神境界的大佬亲临,除非他对红尘气的理解超过了自己,不然,也不可能看出这座城有问题。
裴裳躯壳将红尘隐施展到极致,慢慢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却仿佛行走在一座无人的空城。
在往来正道修士眼皮子底下用他们最敏感的死气结晶布阵,这是闲日子过得太清闲,主动给自己找事吗?
所以,“以红尘制红尘”便成了唯一的解法,也是最可靠的思路。
半天后,当裴裳躯壳再次回到中央小广场,将中央小广场周边的地面与虚空也都洒下特定的红尘符文后,裴裳躯壳又是一个红尘遁,直接来到地底深处的溶洞空间内。
于是,他开始一点点加速,红尘符文从最开始一枚枚次第射出,到双手同时动作,交替射出,再到双手十指不断弹出,一枚枚红尘符文仿佛雨点般射入身周大地和虚空。
“按照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解释,这不就是阵法吗!”
他心中这般反复告诫强调,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将神秘石盘收入纳物袋中。
他一边慢慢的行走,一边控制气海红尘丹,结出一枚枚红尘符文,每有红尘符文出现,便通过他的手臂流转进入手掌指尖,被他轻轻弹出,这枚红尘符文便融入地面,街道,房屋,城墙,乃至虚空之中。
粗粝,原始,不完善。
红尘丹结红尘符文,气海源源不断抽取周围红尘气补充消耗,他慢慢行走,一路走,一路挥洒,像是农夫播种,又像是一辆洒水车,将自己的意愿通过红尘符文覆盖到这座城的每一处,与那本就弥漫满城的红尘气融为一体。
可自己呢,却可以直接捏造沙盘小世界,要验证什么,直接就可以现场弄一套。
若是普通人看了,一双眼睛会彻底被数以万计的画面绕得头晕目眩。
没有任何问题。
此前他的解决思路是依然如此吸纳红尘气,只是在全城红尘气都发生变化的时候,让区域内的灵气不受影响,从而瞒过修行者的监测。
既然以裴裳躯壳已经成功验证了他一力开创的这门红尘阵道的可行性,他也不再耽搁,立刻动手解决那已经困扰了他近十年的问题。
只不过,要实现的难度也远超之前那两种思路,好在他的条件得天独厚,是其他阵法师羡慕不来的,在他不断的验证下,成果也一点点的诞生了。
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裂隙存在,使得地下溶洞空间处在一个开放的、非封闭的环境之下,这同样是溶洞空间始终生机勃勃的前提。
有的,只是通过有限的经验总结归纳得来的结论,而这种归纳本身就问题多多,同样的一组原始材料,不同人都能归纳出不同的规律来,有些甚至可能是完全相悖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却又是有效的。
他的“目光”看向地下溶洞空间,那“长在”溶洞空间上方的岩石裂隙,它们错综复杂,仿佛倒着生长的大树根须,又像是散乱头发。
姜乾早就想得非常透彻,自己吸纳红尘气被发现,是因为自己意识只能覆盖小广场周边半径百米之躯,从这片区域吸纳了红尘气后形成红尘气洼地,其他地方的红尘气源源不断涌来,这种波及全城的变化会连带着影响到全城的灵气。
韩林闭关苦修,姜乾也在“闭关”,就连每月操纵裴裳躯壳去外面放风一次这活动也渐渐停了,哪怕没有任何激烈的操作,这些年下来,此躯气海中的红尘丹也已消耗了近五分之一。
现在他却觉得,这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