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法象万变,正式见面(1/2)
第115章 法象万变,正式见面
毫无疑问,姜乾给贺文的这篇《孟国篇》夹杂了大量的私货。
“这世上再也没人比我更懂孟国了。”
姜乾有这自信。
在祖鼎山脉翻阅了大量蛮巫的思维后,姜乾就已经明白,那个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孟国到底是个什么样,没有任何一个蛮巫能够确切的说出来。
或者说,每个蛮巫心中,对那个孟国都有一套完美的想象,但彼此碰撞交流是不是能够完全契合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早已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的孟国就像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小姑娘当然是存在的,底子大概也是那个底子,但具体打扮出来的效果如何,那就要看每个“打扮者”的心意和目的了。
托古言志,将一些理念假托孟国之名宣传出去,在蛮巫中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所谓“我注孟国,孟国注我”,《孟国篇》中,孟国只是个由头,内容才是关键。
姜乾自信,哪怕这些内容真的暴露了出去,便是那些专注于研究孟国的资深人物,也挑不出任何错来,只会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篇内容大概分了两个部分,一是解析孟国孟祖与部落酋长、抑或邦国国主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并最终提炼出“皇帝”,“天子”两个至尊至贵之名。
贺文将《筑基篇》的内容完全默记在心,确认永世不忘之后,依法炮制,劲力轻吐,便将手中金纸化作金色粉尘飘落。
连续送出三篇内容后,后续还没有完。
更准确的说,是翼龙躯壳血脉升华,从筑基层次突破到金丹层次的过程中,姜乾直接在此躯壳的生命源头处“凭空捏造”,生生将一个此界并不存在的生物形象烙入其中,并以此成为指导翼龙躯壳升华进化的方向目标。
可看了这篇文章,他才忽然意识到,这什么邦国,什么国主,和这文中的“孟国”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说得不客气点,前者给后者提鞋都不配。
看着这份半成品,草稿版的《筑基篇》修行法,贺文却没有惊讶,心中那个原本还有些隐约朦胧的猜测更进一步的清晰起来。
“前辈!”
然后再凝结一枚或者多枚以战斗见长的法象种子,耐力持久型的,爆发型的,正面对抗型的,于复杂环境游战型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有一枚相符合的法象种子契合,那铁血军煞道就再也不是手段贫乏,缺少变化了。
正如贺文所说,【法象万变】这门大神通的创立,参考了太多蛮道与巫道的成果。
这一半内容,却是又一门大神通【法象万变】的修行法。
不仅规范管理人们的现实生活,同样管理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连风俗观念也在管理之列。
捧着这份薄薄的金纸,站在静室之内,贺文一动不动,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尊雕塑。
贺文轻声自语,对比分析着,既像是在比较着两者的优劣,又像是在向某位存在提交一份特殊的答卷。
“前辈,您当日等的就是我吧?
无论那天我会不会被您吸引,取走金簪,这机缘,最终都会落在我身上吧?”
贺文原本是想用这话强化一下自己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谈话尽可能争取主动权。
看到这篇内容,贺文心中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早在看到《大势篇》之前,他就已经心有期待,连续数次意料之外以后,这一次,终于出现了意料之中,同样也是合乎他心意的内容。
老人忽然抛出一物,贺文伸手接过,摊开一看,却是一颗只有拇指大小的、散发着奇异香气的红色灵果。
他有种自己在为这条铁血军煞道以身试法,亲自蹚路的感觉。
看着面前金纸,贺文的眸中多了一抹难以言说的深邃。
凝结成法象种子后,种如体内,往后修行之时,时时观想,并不断以铁血军煞浇灌。
看着忽然出现在静室中平平无奇的老人,贺文却扬了扬手中金簪,道:
“前辈,您老当初想得就是以此金簪代为传法,并没有想过与我相见的吧?
这次您老又为何一点都不顾忌了呢?”
老人嗓音沙哑,平静淡漠得像是一件机械在发生,没有丝毫情感在内。
综合比较下来,将法象种子视作本命蛮魂的进阶都不为过。”
以他现在的眼界,当然知道这是何物,他更知道此物对他贺家代表着什么。
虽然在知道又是一门大神通之后,贺文的呼吸就控制不住的有些急促起来,无论是【吞食天地】还是【腹里乾坤】,给他带来的改变都是决定性的。
那就是相比于养息境和练气境那详细的修炼路径,这份筑基篇中所述的筑基境的修行却显得特别“粗糙”,不是错误,而是粗糙,就像是一个只有主体框架,细节还没有来得及丰富完善的半成品,“毛坯房”。
他根本没有去想今日金簪表现出的异常,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筑基篇》的内容之上。
这一次的亲身实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获,这甚至是法象种子之所以能够“指导”修行者进行“法象万变”的根本支撑。
可惜,金簪这次没能如他所愿,再无丝毫异常,也再无更多的篇章给他抽取。
《筑基篇》
贺文昂首挺胸道:“因为我是杓山少主,要验证铁血军煞道,没有人比我更合适的了。”
皇帝至尊至贵,身为天子,在法理上,本就是代天牧民,牧万物的存在,整个世界的大家长,没有什么是他不能管的。
当贺文将“本命蛮魂”的一些修法在心中过了几遍,再看这“法象种子”,就能发现其中实在有太多“本命蛮魂”之法的影子。
这也是贺铁铸将那次奇遇深藏心底,对外界宣称乃是“仙人赐福”的原因。
几乎是瞬间,贺文就想到了很多种用法。
此一时彼一时,短短二三十年间,天下大势变化如此之大,便是三宗都不能预知,改变一下原来的计划,又有什么奇怪?”
这是高阶蛮修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种手段。
比如,取法一种以飞行见长的蛮兽,凝结一枚法象种子,用作飞遁之法,观想目标只需要速度足够快,体型反而越小越好,这样变化时间就能更持久。
而且,两相对比之后,贺文却觉得,“法象种子”比“本命蛮魂”更进一步,学其神髓,却又超脱了其窠臼。
“原来,这世界还可以这样!”
看着手中又小了一小圈的金簪,贺文喃喃自语道:“前辈,您给的筑基篇固然神妙,可是,单凭这些,小子依旧是力有未逮啊!”
若非如此,法象种子就只是法象种子,永远无法和法天象地,千变万化联系起来。
他的目光死死的盯过去,看到其中内容的刹那,哪怕贺文做出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依然有些愣神错愕。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听到这忽然在静室中响起的声音,贺文没有丝毫惊慌,反而一脸惊喜的扭头转身,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这或许就是蛮修最高层次始终只在【祭骨境】,相当于元婴层次,而迟迟未能发展到堪比化神层次的重要原因吧。
【一切大道,不过知行合一而已,你已知之,可愿行之?】
若是没有这两门大神通,修行铁血军煞道的他连一个普通练气境修士都不如,既不能修习法术,又不能驾驭法器,就是一坨体魄强大的肉疙瘩。
而要凝结法象种子,需要修习者选择一种强大的生物作为灵魂观想对象。
贺文道:“您在寻人试法!您想要让人以身试法,替您完善铁血军煞道!铁血军煞道在筑基境的修法距离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吧?
他心中回忆,很快便找到了那既视感的源头。
这一次,他没有扯出新的篇章,而是一句简单的话。
这篇内容,给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灵魂似被醍醐灌顶般,生起一股恍然大悟的感慨。
旁边,听着贺文的对比分析,姜乾默默点头,心中也很有些得意。
老人一双浑浊无神的眼睛盯着贺文,却道:
“小子,伱认为我在干什么?”
老人没有回答,可贺文也根本不需要回答,他已经忍不住顺着这个思路想了下去。
国主,乃至邦国的存在,核心目的都是维持凡民世俗社会的稳定,修行人高高在上,却也知道凡民乃是整个修行界的根基,而一心向大道的他们自不可能放弃大道正途不走,亲自涉足世俗红尘,于是,便根据一套比较成熟的规则划分出一个个邦国,并选出合适的凡民人选,以“凡民管凡民”的方式,维持整个红尘俗世的稳定。
贺文眼神一凝:“九星剑气果!”
此境有两解,一为凝炼自身之血,不仅凝血,而且换髓,本质便是洗精伐髓,脱胎换骨;二为凝炼蛮兽之血,取蛮兽之心头精血,以蛮巫之纹绘制在蛮修体魄之上。
蛮修本来就以死瘴之气为武器,到达凝血境后,将吸纳的死瘴之气源源不断的贯入到这特殊的蛮巫之纹中,豢养“本命蛮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