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战后问题(1/2)

第255章 战后问题

又五年后,乾辕龙旗插遍了地星盟辖境内所有的城邦。

事实上,当阿留申走廊失而复得,再次稳稳握在乾辕手中的那一刻,结局便已经注定了。

地星盟相较于乾辕,最大的优势,也是唯一的优势,便是蒸汽科技相关。

而因为实际的需要,新城邦的建设几乎是紧跟着地星盟的脚步同时向前的。

这既是为了将这些新占之地尽快消化的必要手段,也是后勤的需要。

这些新城邦有着完善的重工业和战争中最不可或缺的轻工业,目的就是能够就近为地星盟的侵略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所以,当乾辕龙旗掠过阿留申走廊,收复这片失地之后,这些新城邦自然也都完整的被乾辕接手。

于是,地星盟在蒸汽科技上长达两百多年的积累和成果,便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乾辕。

双方在这方面的底蕴,瞬间持平。

地星盟唯一的优势被抵消。

群山战役之后哪怕恢复了很长时间,地星盟的人口规模依然没有恢复到开战之前的水平,大概有十三亿左右。

所有人都面色凝重。

然后,乾辕相较于地星盟的优势,无论是超能力者更加强大的个体实力,还是能够更加契合这个世界的规则,调动飞禽走兽为其所用……

在这损失掉的三亿人中,真正死在我们手上的,大概有5%;

只有一个不疾不徐的声音在大会厅中响起,那是一个年纪三十多岁,外貌上属于平平无奇那一类的男子,他正低头读着一份文件。

想到这些,谁还轻松得起来?

但众人并没有因此就感动轻松,只因那沉甸甸的数字。

当乾辕龙旗插遍地星盟所有城邦之后,以李剑、穆红云、杨靖山、苏烈、江瑜、朱江等人为核心的乾辕高层在这全民狂欢的档口,却没有欢庆胜利,反而个个神色严肃。

那些最极端、最顽固的分子,无论是肤色侧的,还是信仰侧的,都在乾辕的兵锋正式到达之前遭到了有针对性的屠杀式报复。

超能力者虽然稀少,可放在十亿规模这个群体里,危险分子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在我们组织群山反击之前,地星盟人口的降幅并不明显,各处城邦人口的增长基本能够抵消掉前线战事带来的损失。

直到现在,乾辕对外宣传的都是只惩罚曾对乾辕犯下了滔天罪恶的那一批人,乾辕进入地星盟以来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乾辕现在还能够勉强“抓住”这些城邦的缘故。

听完解释,众人心中释然。

所以,除非彻底绝望,除了零星的逃窜者,大部分都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城邦之中。

有时候,为了让他们先解决完内部矛盾,本来能够更快推进过来的乾辕兵锋甚至会很绅士的礼让等待他们完事。

皈依者狂热。

比将地星盟所有城邦都抓在手中更难。

报告读完,一时间却无人开口,大会厅中陷入沉默。

穆红云目光扫向全场,然后缓缓开口道:

男子最后道:“因为实际困难,加上时间紧迫,统计的数据都很粗略,更详细的报告,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现在,乾辕人口从接战前的十二亿五千万达到十六亿左右,与地星盟人口拉开明显差距。

一次次的失败终于让地星盟认清绝望的现实,完全摆烂,不再组织起成规模的反抗之后,反而给乾辕制造了小小的“麻烦”。

直到我们利用群山战役对地星盟的潜力进行整体削弱,其人口负增长变得明显起来。

读报告的男子抬头,向众人解释道:

“因为有大量混血种算了进去,大家也别担心不可靠,他们曾经或许在极力的向主流靠,现在却是完全反过来了。

浓浓的血腥气透过数字扑面而来。

乾辕龙旗能够这般轻松的插遍全球,且除了对成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之外,行动上更是前所未有的克制,手上基本没有沾过平民的血,都是因为有另外的人代劳之故。

怎么处理这个【十亿】,才是真正考验他们的大难题。

竟似有着分工一般,乾辕负责敲掉最硬的那部分,而那些“暴乱分子”则负责挖掉最极端、最顽固、最泥古不化的那一部分。

可在场听着这份报告的人,却全都一脸的平静。

五亿五千万的主流人种,以及四亿五千万左右的各色人种。”(都能理解吧,具体颜色大家自己脑补)

双方相持的时间超过两个世代,地星盟的总人口持续负增长。

他们疑惑的是,“各色人种”的数据怎么还变多了,比开战前统计的还要多了那么多。

甚至,连这样的念头都最好别要有。

乾辕现在占领地星盟全境所有城邦,其“占领”的方式是,控制所有飞艇站,蒸汽列车站,码头,若实在无法控制,便直接摧毁,直接掐断人们通过这些交通工具逃窜的能力。

然后便是地星盟内部隐患爆发,外加我们组织的大反攻正式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