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采冰所和凌人(2/2)
可是这个时候,大家又有疑问了,既然已经有硝石制冰了,那么为什么到了明清还要用原始又耗费人力物力的地窖藏冰呢?
打过一茬冰后,提闸放水,方能水复原平。
再冻再打二茬,以至三茬、四茬、五茬。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硝石直接制作出来的冰是不能是食用的,吃了硝石制作出来的冰,你是要拉肚子的,甚至有更严重的状况的。
这三个原因,李安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硝石直接制作出来的冰不可以吃,那么咱们就不直接制作,可以用冰来制冰,先用一个大木盆里面,里面放上水,跟着将小木盆放进去。
第三个原因,就是硝石一般是在普通百姓接触不到的地方,所以小老百姓想要用上是十分困难的。
冰块大小为“方尺五寸”,凌人先画好线,再用钩镰枪按线戳冰,然后将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的冰钩到岸边,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捆好,
唐朝的时候,暂时还没有平民藏冰,因为冰窖不太好造,也只有官府才能修建得起来,这冰块还是很稀少和珍贵的。
采冰又称为“斩冰”“打冰”,每年到腊月七八的三九天,长安城的冰窖就要开始储冰了。
而这人工冰块的制作方法,李安还恰巧知道,就是用硝石制冰,其实到了唐代后期的时候,唐朝的人也开始用硝石制冰。
第二个原因,硝石制冰需要足够的剂量,要大剂量,但是古代开采能力本来就比较低,而硝石又不是随便挖一挖就都能挖到的。
冬至之后,采冰所的凌人,便可以下河采冰了。
龙首渠每到冬天,就会被涮河.什么是涮河,就是每年立冬以后,采冰所的凌人要先捞去渠中的水草、杂物等,跟着打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渠中两岸,这样就叫“涮河”,完成之后,再关闭下游闸门蓄水,静待天气变冷,河水结冰。
打冰以第一茬最为坚厚,二三茬较洁净,四五茬就薄脆多了。大唐工部定章:官冰是一尺五寸见方,私冰尺寸三尺长、二尺五六寸宽,比官冰几乎大了一倍。
将硝石倒入,利用大木盆里面的冰,将小木盆里面的冰给冻起来,这样小木盆里面的冰就是干净的,没有硝石的冰了。
第二个问题也好解决,硝石需要大剂量,但是古人不知道的是,硝石其实是可以重复利用的,硝石水用完之后不要倒,伱直接去用结晶法提炼,弄一口铁锅或者青铜锅来烧,又可以将硝石给弄出来,这样重复利用,就不需要那么多大量的硝石了。
但是最后一个问题,有些麻烦,那就是李安在长安城没有一点的权势,他想要弄一点硝石,还是真的有些麻烦,李安想来想去,要是想要解决这个硝石的问题,就只有寻找晋王李治了,这一下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就是要去找晋王李治了,因为除了晋王李治,李安是没有一点办法搞到硝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