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先登之勇(2/2)
人家有家世的生来就天生贵胄,而百姓就必须靠生死相搏,地位相差不可谓不大。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就是那种自己命下贱,不配和世家门阀,皇家有一点的关系,如果是皇家人伤了一根手指头,自己平民就要甩命来还的低贱感。
李安拿了十个气雾剂出来递到了李明达的手中道:“兕子.气雾剂好用,但是还暂时不能治本,所以你还要记住我上次说的,一些东西不能吃,一些事情不能做,好吗?”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所以李治和李明达既然都这样说了,李安也是没有再拒绝而是微笑着喊道:“好稚奴,兕子,我以后就这么喊你们,对了兕子,这是给你带来的气雾剂,一共十个.。”
所以百姓想要出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当兵,当兵之后,你就可以靠一个东西拿到爵位鲤鱼跳龙门,那个东西就叫先登。
此时李治笑着走到了李安的身边:“李大哥让我见识见识硝石制冰吧,我这次可是弄来了一车的硝石,不知道够不够用。”
后边的二登三登,也会有赏赐,但是无法封爵,相差太多,你看史书上也从来没有将二登三登作为记录的依据,所以二者的差距可见一斑。
所以百姓天生对皇家和世家门阀有一种畏惧感,要是李治和李明达和柳方子说这样的话,柳方子能吓的立即跪下来,他绝对不敢逾矩。
这个时候要是大唐的平民听到李治和李明达的话语,一定会慌张的立即跪下,为什么.因为此时大唐的等级制度,还是存在的,基本上平民对皇家,世家门阀都有一种天生的惧怕和低下感。
“就是,就是,李大哥不要叫我什么公主殿下了,就叫我兕子,我就是李大哥的兕子。”李明达开心的看着李安,小眼睛眨呀眨十分的好看。
何为先登,古时攻城,最先登上城头的功劳最大,谓以“先登“,
先登者基本都是赐爵,有了爵位,你就可以跳出百姓一列,进入更高的一个级别,但是先登的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明明打仗冲在前面的都会死的更快,但是却人人争先,因为先登封爵。
“哈哈.够用,够用,走.先去用硝石制冰,等将冰给制完了,我还有一些事情要麻烦一下稚奴,”李安看着李治笑了起来。
而李安则是带着李治和李明达一起来到了田村制冰的地方,这里是李安早就准备好的,现在仅仅只有三个池子,一个池子一次性应该可以制冰糕三百块左右。
“好了.先将硝石粉和水抬过来。”李安吩咐了起来。
柳下田连忙示意众人听李安的安排,跟着田村的人就忙碌了起来,抬水的,抬硝石粉的,抬木盒的,而这边李安却开始将已经凉好的桂蜂蜜水给拿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