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青春少年的王爷们(2/2)
这是唐朝人性的地方。
按史书记载,李祐就一个缺点——喜欢田猎。其实李家父子都喜欢打猎,实在算不上缺点,他远比践踏百姓庄稼的李恪收敛得多。
要是有喜欢赖床睡懒觉的,四鼓绝时才起床,赶着收拾收拾,没准儿还能在第五鼓敲完之前出坊上班。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为五点),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敲响,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
但是其实这位李佑并不算太坏,之所以滑向谋反的深渊,责任不全在他。
就在李治在兴奋之中,慢慢的睡着之后。
问题出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李佑的舅舅阴弘智,一个是他的长史权万纪。
要问李治最讨厌谁,绝对是李愔。
随着鼓声自内而外一波波传开,皇宫的各大门,朝廷办公区(皇城)的各大门,各个里坊的坊门,都依次开启。
大家都知道,长安城是有宵禁的,宵禁之后你就不能再在长安城的主城道上行走了,各个里坊的坊门都要关闭,而这个全城钟鼓报晓就是提示大家,宵禁结束了。
当然,也有喜欢早起急着出坊赶路的。天还没亮,各坊里往往会有一些人聚集在坊门前,等着咚咚鼓(长安人对街鼓的口头俗称)敲响,开门放行。
忙着赶路也不争这一时半刻的,客人您先吃点儿早饭吧?您要是急着上朝面圣,怕迟到,小店还提供打包外带服务哟!当然,如果您一边上朝,一边在马上吞饼子的吃相不幸被御史看到,被弹劾降职了,那跟小店可没关系。——摘抄自《唐朝穿越指南》!
李治当然是第一波钟就起来的人,早朝,早朝.那是早早的就要起来,李世民上早朝的地方是太极殿,大清早的大臣就要早早的来宫中上朝。
唐朝的时候,上朝不是全部下跪,下跪应该是宋元明清的时候,十分的盛行,为了奴役下面的人,唐朝的时候,大臣们对皇帝还是躬身行礼,因为上早朝时间有些长。
垂拱四年,洛阳名堂建成,武则天诏诸王参加庆典,李元嘉敏锐地觉察到武则天想借机大肆杀戮宗室子弟,于是密信李贞立刻起兵。
一番上表和解决终于也是到了可以坐的时候了,小太监们将软垫一个一个的拿来,这个时候,李治也是顺势坐了下来,在李治的前方,分别是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恽,李贞跟着才是李治,虽然李治是嫡子,但是此时还是排第九的。
越王李贞,生母燕德妃,这个人才华有限,虽然说《新唐书》说他善骑射、涉文史、有才干;《旧唐书》也承认李贞的才华,但是武则天称制时期有个“八王之乱”。
同时,城内一百几十所寺庙,也会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所以一开始是站着,李世民提问一番之后,跟着大概到了7点多的时候,众人体力也到了极限,跟着就会有小太监送来软垫,这个时候大臣们就可以坐着了。
不料因为通讯不畅,李冲率先发难,等李贞赶紧响应儿子的时候,李冲就已经败了。
举兵才20天城池就被官军攻破,李贞服毒自尽,全家人大多自杀身亡。这件事还牵连两位驸马爷,其中就包括武则天的女婿薛绍,被活活饿死于狱中。
可以看出,李贞这个家伙不怎么样,而此时正是这群王爷最青春少年的时候,到底以后在他们的身上还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是让人期待的。
三十张推荐票加更,感谢感谢!求各位将军手中的推荐票,再求一些月票,感谢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