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事不宜迟(求追读)(1/2)
第33章 事不宜迟(求追读)
王元宝望着地上堆成小山的镜盒也是被惊呆了,不知道皇上这是从哪凭空变出来的,不过他也不敢多问,赶紧出去吩咐小太监们,搬来了个大箱子。
朱天启见他们捧起地上的镜盒就要往箱子里放,赶忙制止了他们,拿起一个镜盒打开来给他们看:“这里面是水晶镜,怕摔,你们都给朕小心着点儿!”
几个小太监顿时吓得赶忙跪在了地上,不过手里捧着的镜盒,却是抓得死死的。
王元宝还算机灵,马上吩咐道:“快去找些稻草来垫在箱底!”
王元宝虽然没见过镜子怎么装箱,但还是见过瓷器是怎么装箱的,这种怕摔的物件儿都是要垫足了稻草的。
不过朱天启也不过是嘱咐他们一句,怕他们干活儿太粗暴,糟蹋了东西,但是真要说担心这些镜盒会摔坏,却是没有的。
因为这种镶嵌在金属壳子里的镜面,很稳固很厚实,还是有一定抗摔能力的,这种小镜盒结实耐用,有时候摔在地上都不会把镜面摔坏,这也是朱天启选择它的一大原因。
虽然朱天启知道,镜子的尺寸越大越值钱,但是同样的,运输难度也就越高,那弗朗机人难道就不知道一面大镜子可以在大明卖出天价吗?可是他们也发愁怎么把镜子运过来,海上更是颠簸,每每到了大明这边,船上的镜子就会十不存一。
朱天启的镜子更是从氪命商店里拿命换的,虽然一个镜盒才用一天寿命,可朱天启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寿命被白白浪费啊!
朱由检身穿蟒袍,腰挎绣春刀,显得英姿飒爽,他昂首阔步进入乾清宫内,刚要跪下施礼,就被朱天启给制止了:“行啦五弟,不用多礼了!”
朱由检没想到皇上竟然对自己这般信任,惊讶之余,也赶忙抬手施礼领命:“臣记下了,这就回去安排!”
不论是张国纪还是孙元化,此次出行都事关重大,又涉及到大量的财物,还是要加倍小心的,因而朱天启便派人去把锦衣卫指挥使,信王朱由检给召了过来。
朱由检把名单呈给了朱天启,说道:“陛下,这名单上一共是三十名锦衣卫,其中锦衣卫百户二十名,试百户十名,以供陛下遴选!”
朱由检闻言,赶忙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名单,很明显他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朱天启可能会问及此事,所以已经提前做好准备。
如今陕西一带已经闹起了饥荒,也有零星的几波起义军在活跃着,不过这些造反的人都跟流寇差不多,人数也少,情况尚在可控范围内,但若是等到了明年开春,一场连续数年的旱灾将拉开序幕,到那时候,事情的发展可就完全脱离了掌控了!
因而,张国纪必须要在开春之前把粮食运到陕西,即便他买回来的粮食不足以解决陕西全境的饥荒,但只要朝廷在赈灾,让老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就不至于冒出那么多起义军头目来,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袁崇焕这个人带兵打仗,镇守一方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可是要说做官的话,他就不如他的老师孙承宗那般八面玲珑了,他脑子里只想着怎么打仗,却从不考虑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会引发皇上的猜忌以及群臣的弹劾。
朱天启点了点头,拿起名单看了一眼,便直接放在了书案上,“朕就不选了,你选出来的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这三十名锦衣卫朕都要用,正好朕也还需要一些人手,你回去之后立即通知他们做好出远门的准备,这几日就要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