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新的弹劾(1/2)

第130章 新的弹劾

朱天启看完年少青汇报的情况之后,便当即从氪命商店里买了几千盒的橡胶圈儿和小蓝药儿,煤油灯也大小各买了一千盏,煤油一千罐,派锦衣卫护送,运往应天府。

买这些东西对于朱天启来说费不了多少寿命,毕竟一盒橡胶圈儿最便宜的也才一天寿命,一千盒也不过三年的寿命,小蓝药和煤油灯也是一样,总共了不到三十年的寿命,也就是八九天就能积攒出来的。

而这些东西到了应天那边,就能很快变成十几万两银子,若是能够保证这样的赚钱效率,朱天启所面临的财政危机也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了。

关于太康侯张国纪的事情一直没有定论,通过上次召见内阁阁臣一同商议,大家也都明白了皇上对于此事的态度,皇上甚至没有任何遮掩,直接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坚定地要保张国纪,如此一来,以钱谦益为首的文官集团也就不得不拿出点儿真本事了。

百官们得到了钱谦益的授意,不再拼命地往上递弹劾张国纪的奏疏,因为现在这样做已经没有意义了,虽然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奏疏递上来可以有效地给皇上施加压力,但是现在皇上把这个压力推给了内阁。

因而以往要拖延到七月底才能收齐的夏税,今年刚到七月初就收上来了七七八八,张国纪已经开始为秋税收购大米做准备了,开始往南方各布政使司下属的府州县税务司衙门旁边开设粮食收购点,安排人手。

钱谦益和钱龙锡没有自己上疏,而是鼓动手底下的官员们重新写了几封弹劾张国纪的奏疏,这一次这些弹劾奏疏中对张国纪斩杀知府之事连半个字都没有提及,而是从另外几个方面进行了弹劾。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钱谦益和钱龙锡终于出手了,他们似乎是已经看出来了,夏税征收的这一批粮食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是没有办法从张国纪手里抢到粮食了,所以他们干脆放弃了,而是潜下心来商议好了对策,准备在秋税开始征收前,把张国纪给扳倒。

皇上虽然表面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但是却没有一意孤行下定论,而是保持着通过积极与内阁沟通和商议来解决此事的态度,皇上对百官所上的奏疏是重视的,对于这件事也是重视的,但是正因为他重视此事,所以才需要内阁来帮忙商议出一个合理的意见来。

事情被拖了一天又一天,时间也一天一天过去,眼看着大部分府州县的夏税都快收齐了,百姓手里的粮食也大多都被张国纪给收购走了,朝中百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怎奈钱谦益和钱龙锡两位大佬不说话,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干着急。

今年的夏税征收明显要比以往顺利许多,其实原因十分简单,以往百姓们被士绅豪族们剥削压迫,面对市面上那些黑心的粮商,虽然无力反抗,但也只能是能把粮食多攥在手里一天是一天,总盼着粮食的收购价格还能再涨一涨,能够多卖些银子出来。

那么现在压力来到了内阁这一边儿,如果再让下面的人拼命往上递奏疏就不是给皇上添堵,而是给自己人添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