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进军漠北(1/2)

第183章 进军漠北

手下人闻声刚要跑出去看,就见府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撞开,几个满身是血的鞑靼士兵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口中还在喊着:“大汗快逃!快逃!”

随后还不等林丹汗从惊愕中反应过来,便有数十个端着火铳的明军冲了进来,这些明军明显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冲进门之后便干净利索地开枪解决了府内的卫兵。

林丹汗眼看着卫兵们中枪倒地,这才猛然回过神来,他身边的亲卫们也马上反应过来,抽出弯刀朝着这些明军冲了过去,毕竟在他们看来,明军刚刚既然都已经发射了火铳,要想再次发射火铳可是需要很长时间做准备的,这些时间都够把他们砍成肉块了!

然而面对这些手举弯刀、杀气冲冲的鞑靼卫兵,这十几个明军却没有丝毫的慌张,而是十分熟练地从腰包里掏出了定装火药和定装子弹来,开始装填。

林丹的亲卫们连房门都还没有冲出来,明军的火铳声便响了起来,亲卫们应声倒地,全都被打中了要害,一击毙命!

林丹汗见状顿时大惊失色,连动弹都不敢了,面如土色,抖若筛糠。

明军们看都没看那些被击毙的亲卫们一眼,有条不紊地端着火铳,边往屋内走来,边给火铳装填弹药。

林丹汗被明军的火铳们瞄着,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插翅难逃了,事到如今,想不认命也已经不可能了,一股强烈的绝望瞬间将其笼罩,他顿时面如死灰,苦笑一声,颓然跌坐在地。

几个明军在当即冲上前来,把他五大绑了起来,归化城一战,正式落下来帷幕。

此一战,林丹汗手下的二十万鞑靼大军损失过半,大部分是在其撤入归化城之前,被明军追击的过程中,或被歼灭,或溃散逃遁了。

而在归化城的战斗中,因为明军很快便攻入了城内,生擒了林丹,鞑靼军也随之投降,所以鞑靼士兵的死伤并没有太多。

一些懂得造船技术的人自然是被送去了李邦华那里去协助李邦华造船了,当然,也有一批依然留在西北军工基地继续负责相关工作的。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在与外族的战斗中,屡屡处于劣势,尤其是来自北方的威胁,一直像是一把尖刀悬在明人的头顶,如今大明战胜了鞑靼,让所有大明百姓都感觉扬眉吐气。

皇上可是嘱咐的清楚,对所有来报名入学的学子都要一视同仁,这些县学的教谕们哪敢违逆。

除了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外,还需要加紧制造火炮和火铳,以尽快满足明军的装备需要。

多数人读书还是为了参加科举,为了入仕做官,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更是有史以来读书人们的共识,那么既然想要“货与帝王家”,那自然是人家想要什么才艺,你就得有什么才艺,人家才能买单了。

就好比说,一个只是把公式背过,却不知公式是如何得来,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人,自然也就只能利用现有公式进行运算解决现有公式对应的题目,而无法在现有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推导,甚至对应现有问题都无法琢磨出其他的解法来。

故而一时之间,能够接受科举改革的人自然是极少数的,读书人们的反对情绪很大,甚至背地里骂朝廷乱搞的人也不在少数,都说新科举是不尊重圣贤书,反倒崇洋媚外之类的。

至于向东进军攻占察哈尔部之事,朱天启打算先放一放。

如今的西北军工基地的规模已经扩建到了数倍于之前的规模,产能也翻了好几倍,每个月都能生产出大型火炮上百门,小型火炮近千门,火铳上千杆,火药和炮弹、子弹更是难以计数。

要么反抗到底,拒绝参加新科举,如此一来若是大家都不去参与,自然朝廷也就只能改回去了。

因为此次科举改革的变动堪称是天翻地覆的,不光颠覆了经史子集、四书五经的主导地位,竟然还要让大家学习那些不明所以的“西学”课程,这里的西学自然是指《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这些先进的新科目了。

至于林丹汗的部属,则由大明全数接管了,满桂派兵驻扎在归化城,对归化城进行整修扩建,同时在周边构筑堡垒和据点,占领土默特一带区域,并伺机东进,收复察哈尔部区域。

漠北诸部听闻林丹汗部被明军击败,林丹汗本人也被大明皇帝斩首的消息,顿时大惊,虽然他们与大明也曾有过摩擦,但是大明却从未将事情做得这么绝过,往往会接受臣服并加以安抚的。

为此,朱天启打算先训练出一支五六万人骑铳手部队来,然后再以这支骑铳手部队为主力,开始东征察哈尔。

漠北之地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在漠北与鞑靼人作战,适宜使用少而精的骑兵部队,而不适宜十万甚至数十万大军推进,因为鞑靼人少,而且行踪不定,若是不能找到鞑靼人的踪迹,追上鞑靼人军队,派再多的兵力都没有意义。

毕竟之前的战斗他们都为目睹,只是听闻,因而很多人对于之前明军剿灭建奴的一战,都抱有与林丹类似的想法,认为多半是明军侥幸得胜,或者建奴作战失误导致。

然而骂归骂,其实真正的“卫道士”却并不多,这些反对的人主要还是分为三种。

然而即便全国各地的县学都已经做好了开门授课的准备,但是当科举改革的告示传遍了各省府州县之后,来县学报名上课的学子却寥寥无几。

但是为了防止朝中百官对这些泰西人有意见,与他们发生冲突,这些官员主要还是安排在了工部,依旧是在孙元化的手底下工作,而且还主要是技术生产部门,不太需要出门跟人打交道。

第三种更是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反对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以前一直都读圣贤书,从未接触过这些新科目,现在要他们去学习这些东西,都有些不太自信,感觉这些可比做八股文要难得多了,恐怕这辈子都别想考上了!

然而现在的读书人中,真正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对圣贤之书的信仰有多坚定,恐怕也是谈不上的。

随着西北军工基地逐渐转变为生产为主的军工厂,这些泰西工匠们也分批回到了京师来,朱天启亲自给他们封了官,给予了他们与大明官员同等的待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