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郑和联军(2/2)

郑芝龙冷哼一声没有理会他,直接下令让郑芝虎指挥炮兵瞄准开炮。

汉斯·普特曼斯对于郑芝龙的作战方案十分赞同,并表示愿意派出两艘盖伦大战船支援郑芝龙的海上作战,陆军方面也愿意调拨两千五百名精兵参战。

以前和兰人依靠着先进的火铳和火炮,可以以少胜多,明军只能依靠数量优势来战胜他们,但是如今明军已经装备上了比和兰人更加先进的燧发枪和火炮,加之兵员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兰人对于郑芝龙来说已经不像之前那么难以对付了。

这还是和兰人第一次看到明军的这八艘蒸汽明轮战船,一个个都露出了满脸惊愕的神情,因为这八艘蒸汽明轮战船在他们看来样子实在是太过古怪了,虽说与他们所驾驶的盖伦大战船颇为相似,但是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更何况,明军此时使用的火药在质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泰西人,所造出的炮弹也是十分先进的,是泰西人难以超越的。

八艘蒸汽明轮战船的火炮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射击,十几轮炮击下来,弗朗机人的岸防炮台已经尽数损毁,再没有阻击舰队前行的能力了。

圣萨尔瓦多城里的长官阿尔卡拉索已经亲自到了城墙上面指挥,如今弗朗机人只能依靠架设在棱堡城墙上面的四门火炮进行反击了,但是因为射击角度较偏,导致射程够不到,收效甚微。

一般来说,岸防炮的口径是要比战船上装备的舰炮要大得多的,因为在陆地上安放火炮,可以尽可能安放大口径火炮,但是在船上装备火炮,则要考虑战船的承受能力,一般来说难以安放大口径火炮。

而且即便如今的明军在对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的战斗中具备相当的优势,但是也不能小瞧泰西人所修筑的城池质量,他们所修筑的棱堡还是很难对付的,一旦泰西人龟缩于棱堡之内,明军一时之间难以攻破,便要陷入持久战。

郑芝龙的目的压根儿就不是谋求和兰人的这些战船和军队的支援,而是要让和兰人倾巢而出,造成热兰遮城空虚的状态,以便于他在攻陷弗朗机人的圣萨尔瓦多城和圣多明哥城之后,能够迅速地攻陷和兰人的热兰遮城。

阿尔卡拉索马上命令士兵到炮台就位,准备炮击来袭的战船。

双方在海上汇合之后,便一同南下,朝着东番岛北岸驶去,因为此时是白天,郑氏与和兰人的联合舰队自然躲不过弗朗机人的侦查,瞭望塔上的士兵马上将郑氏舰队逼近海岸的消息报告给了圣萨尔瓦多城的长官阿尔卡拉索。

别看弗朗机人在东番岛上经营不善,实力不比和兰人,但是派出的官员却不少,总督长官就有两位,一位是负责管理鸡笼的阿尔卡拉索,一位是负责管理淡水格司曼。

阿尔卡拉索听闻有大量郑氏的战船朝鸡笼逼近,自然知道来者不善,弗朗机人与郑氏之间的恩怨至今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呢,既然没有就之前刘香佬发起的海战一事进行和谈商议,那么就只能默认双方是战争状态了。

郑芝龙听了这话也是大为激动,对汉斯·普特曼斯提供的援助“感激”非凡。

望见岸上的弗朗机人已经架起了火炮,瞄准了自家的战船,郑芝豹却并没有露出一丝慌张来,双方距离还有七八里的时候,郑芝豹便挥动令旗,让八艘蒸汽明轮战船开炮射击了。

其实和兰人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三千远征军,虽说都是装备精良的精兵,但是与现在的明军相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十门钢铁巨炮齐声开炮,炮声震耳欲聋,站在附近更感觉好似地动山摇一般,把汉斯·普特曼斯给吓得一个哆嗦,神情都呆滞了。

不过明军这八艘蒸汽明轮战船是个例外,在宽敞的前甲板上,各安放了一门钢铁巨炮,口径不亚于弗朗机人的岸防炮。

郑芝龙的计划十分简单,那就是派出战船到东番岛的北岸,从海上轰击弗朗机的城池,同时集结陆军兵力,从弗朗机人的城池南面发起进攻。

实际上郑芝龙哪里是感激汉斯·普特曼斯对其提供的援助,他真正高兴的是,汉斯·普特曼斯已经完全中了自己的圈套,如今他手下有八艘蒸汽明轮战船,压根儿就瞧不上汉斯·普特曼斯提供的这两艘盖伦大战船。

此次海战方面的指挥官是由郑芝豹担任的,这段时间里,郑芝龙已经带着郑芝豹熟悉了八艘蒸汽明轮战船,郑芝豹也已经可以熟练指挥这八艘蒸汽明轮战船进行海战了。

但是对此,汉斯·普特曼斯还全然没有察觉,他已经被即将就能占领弗朗机人的圣萨尔瓦多城和圣多明哥城的喜悦给冲昏了头脑。

但是阿尔卡拉索没有预料到的是,明军也携带来了十门火炮,是比弗朗机人的红夷大炮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钢铁巨炮。

反观和兰人的红夷大炮,打到城墙上都无法对城墙造成有效的伤害,只能朝着两角的棱堡开炮,以压制棱堡上的弗朗机人的火炮,两相比对,高下立判。

汉斯·普特曼斯震撼之余,心中突然油然而生起一股强烈的恐惧感,郑芝龙手里有威力如此巨大的火炮,那么一旦有一天和兰人与郑芝龙反目,这些火炮既然可以打穿弗朗机人的圣萨尔瓦多城城墙,那么也就可以炸毁和兰人的热兰遮城城墙,和兰人根本无法依靠棱堡,再抵御郑芝龙的进攻。

而此时的郑芝龙,却好似已经猜透了汉斯·普特曼斯的心思一般,回过头来给了他一个“迷之微笑”,让汉斯·普特曼斯更是感到脊背发寒,之前的傲慢和不屑已经荡然无存,只能小心中夹着些许讨好地对郑芝龙回以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