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71知恩图报(第二更)(1/2)

第73章 71知恩图报(第二更)

张一凡在前殿与世皆敌,就是为了娶她!有夫如此,此生足矣!

说完之后,朱镜静才回过神来,又连忙对张一凡介绍道:“快来见过我母后!”

马皇后看得不由得摇头,这个镜静,亏她还记得自己在呢!

说真的,她也挺欣赏张一凡的。为了镜静,竟然这么豁出去,不得不说,如果镜静嫁给他,该是能幸福的吧!

这么想着,她见到张一凡在给她行礼,便微笑着说道:“快去换了衣裳吧,别着凉了!”

丈母娘见女婿,越看越喜欢;丈人看女婿,烦!这个规律在这皇家,似乎也是有点的。

张一凡知道眼前这位是马皇后,还如此亲切和善,心中大喜,连忙谢过,又给太子妃也见礼之后,才去换衣裳了。

朱镜静看着他的身影消失了之后,才转身骄傲地对马皇后说道:“母后,他在前殿把那些人都比下去了,不愧是大明第一才子!”

“……”马皇后听了,不由得无语。

天下第一才子,还真敢这么说啊!

不过话说回来,就凭他在前殿舌战群儒,抗住了那些文武官员的压力,确实算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不得不说,除了这个水泥房让人稀罕之外,其他算是家徒四壁了,真穷!

张一凡的长相不错,过了他的这一关。

边上侍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就准备去跪地那边的人群中叫人。

张一凡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草民就想着,用全村的能力来建设村子,把村子建设为大明最为富有的村子。如此一来,他日陛下便能根据柳家村的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到时候,全大明的村子,都能像柳家村一样,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亲不亲,还是老乡亲啊!

这种从未见过的水泥路,让他非常地惊讶。回过头来,他便想去水泥房看看情况。

张一凡并不知道这事,一听之下,不由得有点感动。

虽然雨是停了,但是,道路的泥泞那是免不了的。

对此,朱镜静很有自信,对马皇后说道:“母后是没去过那柳家村,父皇去了之后,绝对会震惊的!”

张一凡当然不会隐瞒,便把他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有了钱之后,回报村里,成立村社,翻修房子等等,都说了一遍。

而等张一凡换了一身衣裳出现在他面前时,又让他眼前一亮,好感再多了一分。

大明朝在这个时候,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朱元璋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开荒种田,兴修水利等措施,如果水泥真得好用,那就正好用上。

“不用了,这房子就是我的。”张一凡在边上听到,当即站出来说道。

就见朱元璋敏捷地翻身下马,双脚踩到水泥路上,感受到实地之后,甚至还用力跺了跺脚,然后再查看跺脚的地方。

在水泥方面的费用就达两百贯左右,其余一百贯上下则是雇工、食物以及原料方面的支出。

等他们到达柳家村时,这里早已为禁卫军控制,所有村民,都在村头这边迎驾。

就在水泥作坊的外围,那些水力设施所在的河道部分,就是用水泥加固的。

“回陛下,我们村老少齐上阵,又雇了周边村子的壮年劳力帮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翻修。全部费用大概在三百贯左右。”张一凡马上回答道,“因为要赶在雨季之前完成,费就贵了一些。而且这水泥房和水泥路都有不足之处,当下也只能将就而已,等过了雨季,有时间了再修修。”

朱元璋听着这些细节,知道张一凡竟然把感恩图报看得那么重,这让他对张一凡又多了一份好感。

好在只是三十里路而已,快马赶路,并不需要太久时间。

张一凡的急切,朱元璋已经有印象,如今更是加深了这个印象,感觉这个张一凡为他女儿竟然如此在意,好感又多了一分。

张一凡肯定不会要别的赏赐,只求能当驸马。这么一来,自己就能如愿了!

想着这个,朱镜静就把自己给甜化了。

朱元璋听了,也是有点意外,在派人去找的过程中,便好奇地问起张一凡的情况。

朱元璋听了,在心中合计着,一百多户人家,大约是一户人家出三贯,大约干个一年的收入,省吃俭用之下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和环境,真得是可以啊!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心中有数。也是如此,他看到这两层水泥楼才会多一分震惊。

但是,这不妨碍她已经在想象,他爹震惊之后肯定会把那么好用的水泥定为国宝,然后要重赏张一凡。

朱元璋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没有对此说什么,只是背着手,踱步走了进去。

朱元璋带着人过来,不用说,立刻就看到了水泥修筑的河道,和那些没有水泥修筑的河道对比。至于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