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开始抢亲了(第三更)(2/2)

张一凡此时就用他的年龄装嫩,叫李善长大爷,反击的话却非常毒辣。

可是,刚才陛下也已经承诺了,要重赏这个小子的。这个小子别的不要,就只想娶大公主!

杠上了!

这么想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由得立刻去看李家这边,他们就想知道,这个事情会怎么发展?

“我能想到陛下,是因为燕王殿下给了我启发,和蔼可亲,对我们老百姓都很好,要不信,您可以去村里问问,看他们对燕王殿下的印象如何?”

于是,就在朱元璋的面前,水泥作坊里的人便立刻开工干活。

献宝想要当官的,或者要荣华富贵的,都是可以理解。结果没想到,这个柳家村的小子,竟然是想当陛下的女婿!

因为他很清楚,虽然因为朱镜静,他和李家是结仇了,但是,他也不可能把李善长就这么轻易地扳倒的。

等到天色将近傍晚之时,朱元璋便看到了生产出来的水泥,以及怎么使用这个水泥。

要知道,朱元璋都忌惮李善长,结果他说这话的意思是李善长自己想着造反,才会说别人也要造反,这绝对是一个暴击。

张一凡听了,见好就收,并没有继续攻击李善长。

更不用说,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和张一凡做对。

如果张一凡能改变主意,选择当官或者想要钱,那都会容易办,不会和他原本的打算有冲突。

好端端地,突然就扯上了造反的话题,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他们两人,都和这个水泥或多或少有关系,把水泥定为国宝,那他们也是受惠的。

这不,李善长立刻向朱元璋跪了下去,连忙辩解道:“陛下明鉴,微臣绝无造反之意,都是此子在含血喷人!”

如果只是拿张一凡和这个李琪比的话,那就不用考虑的。关键就是,在这门亲事上,张一凡的对手,其实是李善长,而不是李琪。

张一凡所说得话中,同样夸了朱棣。

这边,朱元璋转身,又看向燕王说道:“你做的不错!”

“父皇,儿臣以为,此等水泥一样的宝物要是多了的话,我大明必将国强民富!”太子朱标也跟着发表了看法,“定为国宝,更能鼓励其他人能向朝廷献上类似宝物!”

然而,他还是失望了。

于是,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坐等吃瓜!

说到这里时,看到李善长的脸色巨变,他还继续在那说道:“而且皇帝陛下驱逐鞑虏,还我汉人家园,从此不用再过猪狗不如的日子。我仰慕皇帝陛下,想着要是有能力的话,也能帮着皇帝陛下让我们大明所有百姓都过上幸福日子,这有问题么?有错么?”

其实,朱元璋知道张一凡要得是什么,但是,他对于那个事情,还是有些犹豫的。

如果没有李善长那一出戏,估计这个时候有人会站出来反对了。

这个时候,就是跟着李家的那些文武官员,心中都在埋怨李善长了。

当然了,如果就他们本身的意愿而言,估计大部分人都是站在李家这边的。谁让张一凡什么都不是,还怼了一大堆人呢!

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李善长以后会怎么样,在洪武九年这个时候,他确实不可能有谋反之意的。

这不,朱标的小舅子郑国公常茂,就跟着附和起来了。

那陛下这是要答应哪一家呢?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眼睛扫过其他文武大臣,吓得那些文武大臣纷纷跪倒。

随后,他又转头看向张一凡,冷着脸训斥道:“谋反不谋反的,岂能随便说?念你年幼无知,今日便饶伱一次,以后休得乱说!”

他知道,要是不解释清楚的话,今天的话,就会如同一根刺一样,扎在皇帝的心中,以后的日子,必然会非常难过的。

这个张一凡在刚才说他的丰功伟绩,让他心中很是舒服,又借着张一凡的口,敲打了李善长一次,他的心情就更不错了。不过样子还是要装的,冷了脸,但是说出的话更像是长辈教训晚辈那种。

但是,李善长都碰得灰头土脸,其他人就要掂量掂量了。

张一凡自然在边上解说,用得什么原料,成本怎么样,过程如何等等。

李善长不管是在军中还是朝堂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他的支持,朝政举措都会变得容易,特别是他已经开始考虑的一项非常重大的变革,更是离不开李善长的支持。

而这些,肯定是张一凡给不了的。

朱元璋想着这个,也是有些头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