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更大的目标(第三更求月票)(1/2)
第102章 更大的目标(第三更求月票)
“凡哥,那个《仙剑奇侠传》的下回分解总该讲了吧?我已经等了几个月,快急死了!”
张一凡听得无语,也就以前朱镜静听了南柯一梦之后,就喜欢听他讲故事。
当时随便给她讲了一段仙剑奇侠传,结果都过去好几个月了。如今才在一起,就惦记下回分解,该不会是因为等更新,就一定要嫁给自己吧?
心中调侃了一下,张一凡倒也不拒绝,反正讲故事是成本最低的娱乐活动了,便给朱镜静讲了起来。
朱镜静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听到一些奇幻描述的时候,就睁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听到让她高兴的时候,她就高兴地眼睛都笑眯了;听到让她愤怒的时候,那玉手都捏得张一凡疼;听到……
张一凡还注意到,秋菊这个服侍他们的贴身侍女,也是和朱镜静差不多的表现,竖着耳朵听着,脸色随剧情变化。
发现这些之后,张一凡猛然就想了起来。大明朝相对唐诗宋词来说,整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其实是通俗小说。
这些通俗小说包括了历史演义,鬼怪传说,江湖好汉传说,甚至男女之情等等,全都出了代表作流传后世。
明末时候的冯梦龙,更是写了好多小故事,编辑成册。在张一凡小时候,甚至都当那啥启蒙书翻看的。
想到这些,张一凡突然之间就有了一个念头。在明初就发展通俗小说,由此推广白话文,打破读书人对知识的垄断!
洪武初年,百废待兴,一旦规矩定下之后,便是几百年的传承。
古人的句读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点分开形成句子而已。张一凡就把他知道的标点符号都告诉了朱镜静,让她这么做,减少对文字传播的限制。
这个目标太小了!
张一凡不满意,就继续诱惑道:“静静,你想青史留名不?”
出门时,本来的话,朱镜静是要坐轿子的。但张一凡有意打破这些规矩,便在他的提议之下,朱镜静和他一起骑马而行,更为方便一些。
朱镜静这边,也找到了事情做,就是把张一凡讲得故事都写下来,回头要带去宫里面。
上一辈子的时候,这些方面不可能改变;但是,老天给了机会,让张一凡魂穿到了洪武初年,他就想着,看看是否能改变未来。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之后又道:“而且故事都是夫君的,又岂能署我的名字?”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急,慢慢再说吧!
此时的张一凡,因为受封驸马都尉,完全可以说衣食无忧,他便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
在后世的时候,西方通过大航海时代,从殖民地掠夺财富,造就了西方国家的发达,从而让他们有底气提高社会福利待遇。
听到这话,张一凡便明白,要想转变古人的观念,并不会那么容易。
等过两天朱镜静回娘家,自己也要进宫谢恩的时候,就问问老丈人吧!
柳家村那边的房子还没个影,他们自然是住在城里。
也是如此,西方的百姓活得更轻松,如此一来,他们不用为衣食过多的操劳,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成就出来。
“对啊!”朱镜静一听,顿时笑了道,“不用印,我把夫君讲得故事都写下来,然后宫里那几个妹妹就都能传看了!”
通过故事的方式,推广白话文,通俗文学,甚至回头还可以创办报纸之类的。
让张一凡有点意外的是,在经过工部衙门那边时,他发现似乎是民夫一样的人,排了很长的长队,看样子,似乎是在工部这边点名报到。
“???”朱镜静一听,顿时有些意外,一脸的问号。
这种写法,太白了!
并且在这大明朝,有很多制度非常不友好,要是有可能,也要影响朱元璋同学改变掉才好。
想着被一群妹妹围着听故事,朱镜静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如今已经出宫,再给她们讲这些故事,就不是很方便了!”
他由郑敬学教导过这些古代的启蒙书,明明可以加句读,从而让人读起来更简单;结果这些读书人比得就是断句的水平,压根不给标点符号,这种对于初学者太不友好了!而且说实话,这对传播知识也有很大的障碍。
张一凡当然知道,朱元璋应该会能听进去,但是说事总要有个由头,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朱元璋看到这种加了标点符号的白话文,知道有这么一个情况再加以说明会更好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